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差系数—距离比法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224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一、引言目前人们所采用的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主成份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TOPS1S法、关联度分析法及聚类分析—Fisher判别法等。但这些方法各自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1)主成份分析法对样本量要求较为苛刻,尤其当指标个数较多时,样本量必须远远大于指标个数,因而该方法只有在大样本情况下方可使用;再就是它的计算工作量太大,手工计算无法完成,只有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才可使用。(2)模糊综合评价法要求分析者能准确地给出各经济效益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函数,这个要求非常苛刻,实际使用起来非常困难。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唐五湘.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差系数—距离比法[J].技术经济,1998,17(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