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质量控制界限幅度确定依据的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224.11 O213.1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由于社会技术的进步、竞争方式的变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增加 ,相应要求产品加工精度、技术手段及保证程度与之相适应。传统的质量控制界限幅度 ,以 3σ的原理来制定 ,未能区别行业、产品、加工条件的差别及对两类错判概率的要求 ,制定过程中只寻求管理的共性而忽略了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和过程控制的经济性。 3σ理论在一般机械产品加工的质量控制中 ,按照统计规律及共性要求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产品本身千差万别 ,加工手段不尽相同 ,达到的标准要求按照工艺设计又各自具有特殊性 ,相同的废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莹.统计质量控制界限幅度确定依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2000,19(8):55-5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