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股票期权在国有企业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
中图分类号:

F27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经理人员的特殊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如何采取措施使经理人充分发挥经营潜力 ,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 ,是政府部门、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对经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 ,更是理论探讨和实践试点的重点。深圳、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区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先后对其下属的独资和控股公司实施了这一制度。一、由于约束机制的软化 ,制约了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要求国有企业有完善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他们自觉地履行国有资产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饶育蕾,丁学明.经理股票期权在国有企业实践中的一些问题[J].技术经济,2000,19(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60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 2127435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
《技术经济》
关于《技术经济》公开论文数据及程序代码等资料的 公告
《技术经济》期刊审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2025)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