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体制:反思与展望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812.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按企业的所有制和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中央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国家财力偏于分散,制约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和,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原包干体制种类多,不够规范,地区之间苦乐不均;中央掌握的专款过多,引起地方“跑部钱进”;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影响统一市场形成和产业结构优化;财政分配体制类型过多,不够规范。最根本的还在于:原包干体制不能将地方财政塑成真正的一级独立的财政,下级财政仍然是上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汪金龙.中国财政体制:反思与展望[J].技术经济,2001,20(7):13-1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