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8[免标]

基金项目:

安徽农业大学校科研和校改项目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e by Finance Supporting in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效的原因所在,并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By making use of the data of 1978 - 2003 and establishing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finance supporting agriculture in China cannot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e, but a temporary policy. The finance supporting agriculture did not strike up efficiency mechanism of increasing income of farmer for long time and production stab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t also cannot promote the safety of food supplie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ason why finance supporting agriculture cannot enhanc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about how to realize the ability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creasing by finance supported.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夏园,章辉.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6,25(5):104-10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