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控股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中国为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016 F019

基金项目:

浙江财经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Political Economics Analysis on FDI Share Right Control:The Case of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从政治经济学公共品供给的角度对我国合资项目的控股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方对外资企业控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外资技术等的溢出效应,政府引资行为类似于一种能产生溢出效应的公共产品供给.由于引资决策者和公众相比存在偏好差异,随着引资决策集中程度的提高,政府主观公共品租金的增加会导致过度引资现象.在政府合资的非利润动机下,外国投资者最大程度地抽取合资企业的利润,使得合资企业的利润为零.本文还结合一个外资市场进入博彝讨论了中方控股的条件,认为中方控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合资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我国低价格的人力资本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则能缓解中方拉股带来的效率损耗,使得中方控股成为可能.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茹玉骢,张利风.外资企业控股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中国为例[J].技术经济,2008,27(3):28-3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