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7(6).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我们国家从混乱走向稳定发展,经济、政治、文教、思想等各条战线都取得重大成就的光辉年代,也是技术经济学获得新生并茁壮成长的年代。回首往昔,成绩不少;展望前程,任重道远。可喜的成绩,重大的进展十年来,技术经济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重大的进展。我们都知道,技术经济学诞生于六十年代前期。当时,我国的经济学界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论证了经济建设必须遵重客观经济规律,必须重视经济效果。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首先提出了要“在各项工作中力求用最少的劳动消
1988, 7(6).
摘要:(一)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了。回忆十年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实质上是一个摒弃旧的经济建设路子、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略的问题。它要求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根本目的,要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市场的需要、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来安排生产;它要求我们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建设的前提和归宿,要核算、分析,比较建设项目的所费与所得、投入与产
1988, 7(6).
摘要:由著名经济学家薛葆鼎教授、郑友敬研究员主编的《新技术革命与管理现代化》丛书一套十本即将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全部出齐。这套丛书包括:《管理人员如何学习与应用电子计算机》(作者:施礼明、孙延福)、《提高企业素质与迎接新技术革命》(作者:邬凤祥、罗廷贵)、《提高经济效益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作者:张振铭、胡乃武等)、《技术进步与现代企业发展》(作者:郑友敬)、《技术·评价·决策》(作者:张宗溥、周惠珍)、《新技术革命与管理现代化》(作者;邓志刚等)、《现代企业与市场经营策略》(作者:姚文奇、朱翰玉、任立钧)、《
1988, 7(6).
摘要:(一)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十年来,作为技术经济研究的分支,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学科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十年动乱时期,农业技术经济科研和教学工作一度处于停顿状态。1979年全国技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订,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与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的成立,给广大农业技术经济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对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的恢复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开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他们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为培养人才、学科建设和农业生产建设做出了贡献。
1988, 7(6).
摘要:一九七八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迄今已经十周年。一九八○年,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是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团体会员。水利经济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水利经济研究的发展。现在,我们回顾水利经济研究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推动水利经济研究活动,以此来祝贺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十年庆典。一、水利经济真正正式研究的缘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为国民经济提供了防洪和供水两大保障,成就显著。在长期没有实行商品经济、不大讲究经济效益的环境中,水利多注意投入,未讲究产出。客观上水利经济效益是存在的,由于没研究、没计算
1988, 7(6).
摘要:标准化经济效果的研究是标准化工作中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仅为世界各国从事标准化研究的专家所关注,也是我国广大标准化工作者感兴趣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一些部门和地区的标准化工作者对标准化效果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系统、全面、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原国家标准局的领导和关怀下,抽调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力量,通力合作,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和试点,并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指导下,于1983年颁布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1—83)的国家标准,从
1988, 7(6).
摘要:十年来的改革过程也是经济理论突破旧框框的过程,经济改革的实践也对经济理论的发展给予检验。在我国技术经济领域的研究也是如此,回顾过去十年的研究和工作,我个人认为技术经济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认资金的时问价值,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苏联和我国过去长期不承认资金利息的概念,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资本的利息不构成价值要素。这种观念一方面导致资金的无偿占用,投资得不到及时补偿,同时在资源配置上形成严重扭曲了的信号。例如,在铁路运输的成本中只算铁路的大修理折旧,而不算铁路投资的利息。这样,一方面铁
1988, 7(6).
摘要:技术经济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技术经济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于矿山技术经济工作是一个比较新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提高,摸索自己的路子。五十年代我们是学习和借鉴苏联的一套技术经济理论、原则和方法,基本上是采用静态的计算方法。六十年代以后我们的矿山技术经济工作开始摆脱束缚,结合我国的情况,从照抄、照搬走向自己摸索的新阶段。但是,在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经济工作没有被人所认识和重视,曾一度出现投资不讲经济效果,生产不计成本,对矿山建设的经济分析,效果评价没
1988, 7(6).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1986年在谷物棉花及肉食的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农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如1986年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百亿美元以上,占我国全部出口创汇的45%左右。我国农业部从1979年—1987年共利用外资(含贷款和援助项目)共14亿美元。这一切对我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外经济交易的经验,主要问题是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及对农业外向型经济研究不够,为了适应世界科学技术进步,世界经济活动中心东移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如何搞好我国农业外
1988, 7(6).
摘要:调整我国公民的食物结构,主要是拓展食物来源,增加动物性食品。增加动物性食品,离不开最有发展潜力之一的水产养殖业。水产饲料的发展速度,正在成为水产养殖业前进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正在成为许多行业,特别是水产养殖界所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如何加快水产饲料的发展步子,以满足正在前进中的水产养殖业的需要呢?
1988, 7(6).
摘要:为了配合企业推行厂内银行、责任会计、实行分级核算,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需要,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有关教授、会计师、经济师专家,编写了《车间和班组经济核算手册》一书,分条目详细介绍了企业经济核算、经济责任制、划小核算单位、基础管理工作、车间会计核算、统计核算、车间经济核算指标体系、车间成本(利润)核算、成本管理、责任会计、厂内银行、满负荷工作法、内部分配、车间现代化管理方法、班组经济核算等方面的基
1988, 7(6).
摘要:一、前言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赖能源。然而,某些能源(例如煤炭等等)的利用,又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从而又对人们所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环境造成威胁。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已经是很严重了,根本就承受不了今后煤炭还将成倍地增加的巨大压力,环境污染将要达到人们无法忍受的程度。因此,经济、能源、环境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化的问题,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全面权衡,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决不可只顾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污染,如果以牺牲环境质量作为代价去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那将不但得不
1988, 7(6).
摘要:现住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必需着手解决那些改革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物价、工资改革。物价工资的改革所以难度很大,讲来讲去,主要是个承受能力问题,而承受能力大小,关键在于企业效益。按八五年的统计资料,我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837个,占总数的比例不到2%,资金占58%,而上缴税利占66%。它们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经过几年的改革,企业的活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在这方面的改革收效不理想。现在一些国营大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落后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国营大企业设备好、技术
1988, 7(6).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基础差,发展慢,这不仅是因为长期地受“重工业、轻交通”之倾向的影响,从目前来讲,更为重要的是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对运输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本文试图对此进行论述。一、几个基本点问题 1.分析期的选择分析期的长短是一个在进行方案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分析期应该考虑到方案各组成部分的服务年限。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的结论,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应用。因为(1)方案各组成部分的服务年限可能有很大不同,比如公路路基线事实上可
1988, 7(6).
摘要:在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中,要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同时还要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或称最低期望收益率。把计算出来的项目内部收益率和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项目就是可以接受的。如何确定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呢?从理论上讲,影响项目基准收益率的因素有两个:项目资金来源的费用和投资的机会成本。本文分别讨论这两个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讨论基准收益率选择中的实际问题。一、项目资金来源的费用我们对一个建设项目的起码要求,是要求项目的收益能弥补为项目筹资而付出的代价。因此,项目资金来源的费用是确定基准收益率时所应
1988, 7(6).
摘要:全国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系统期刊第五次编辑工作会议,于7月6日至9日在福建省的侨乡泉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技术经济》,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的《管理现代化》,《效益与管理》(北京),《上海管理科学》和《管理科学信息》(上海),《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山西),《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通信》和《工厂管理》(四川),《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与效益》、《中国特区机械》和《发展研究》(福建),《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和《价值工程》(河北),《技术经济与管理探索》(安徽),《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
1988, 7(6).
摘要:地处四川北大门广元市的川北电子工业公司,系国家六十年代按专业化分工原则投资兴建的军工生产基地,共有七厂一所:即长胜机器厂、广明无线电厂、华昌机械厂、天源机械厂、红轮机械厂、建平工具厂和力源无线电器材厂和军品、民品设计所。川北电子工业公司是全国电子工业人型骨干企业,设备精良,实力雄厚,拥有近九千名职工、五千多台设备、一亿三千万元固定资产。名类专业技术人员两千余人,具有较强的电子系统工程科研试制能力,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科研设计和试制生产任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