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第9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加快开发水电走出缺电困境

      1990, 9(3).

      摘要 (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能源问题,世所瞩目。我国能源短缺也很严重,工农业总产值到2000年要翻两番,然而能源生产经过专家们的多次论征都是只可能翻一番多一点,存在很大的缺口。我国能源短缺表现在电力尤为突出,从1971年开始缺电至今已经20年了,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不少地方的工厂因为缺电而被迫“停三开四”(每周停工三天开工四天),甚至还有“停四开三”

    • 资金成本分析及计算

      1990, 9(3).

      摘要 (6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资金成本概念及作用资金成本是指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工程项目筹措资金而支付的资金成本,通常用利率表示。这是因为,资金在一般的经济职能方面,它乃是某种以货币、生产力和商品的形式用来作为生产资源的财富的储备。这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投资竞争目标之间提出了资金的使用费用,利息率的水平是这种资源分配的调节器。它的实质是为了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

    • 用协同学原理重塑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有序结构

      1990, 9(3).

      摘要 (6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引言“协同学”(Synergetics)一词来自希腊文,是关于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合作的科学。它研究的是自然和社会系统。并认为所有系统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这些系统或子系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所有系统在结构、特性和行为上与其子系统简单或机械的总和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之间往往协同作用,具有自组织行为,并对系统整

    • 《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座谈会》纪要

      1990, 9(3).

      摘要 (3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横向经济研究会1990年2月21日—23日在北京召开了《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座谈会》。25个省、区、市,9个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县(市)经协办(委)、经协公司,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关、新闻单位的159名代表参加会议。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副主任赵维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尚清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会议围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个主题进行了座谈。代表们从理论和实践的

    • 无形资产的价格如何估算

      1990, 9(3).

      摘要 (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产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部分组成的。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一样,既有增加利润的问题,又有一个价格估算的问题;要说区别的话只在于“有形”和“无形”,即有形资产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厂房、设备等实物资产的价值总和,无形资产则是由企业的技术(包括专利和专有技术)、商标、信誉等无形东西所组成的价值总和。在产品经济下对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大,但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必

    • 用于分析高技术等高风险项目的风险网络理论

      1990, 9(3).

      摘要 (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技术开发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高风险。所以,在各种高技术项目开发过程中,风险分析是非常关键的。风险网络理论就是针对高技术开发项目及高风险系统提出的一种风险理论。借助于该理论,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析模型,为高技术开发等高风险项目的风险分析开辟新的途径。 1、风险网络的概念一、风险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 从开发周期看当前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990, 9(3).

      摘要 (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过十年改革,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机构迅速增多,技术开发的经费逐年上升,技术开发成果也越来越多,在这之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技术开发的周期迅速得到缩短。过去,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周期相当长,以机械设备为例,一般开发要用10年时间,复杂的电子产品的研制周期甚至长达十几年,甚至有二十年一贯制的说法。近年来,开发周期得到了迅速的缩短,大多数

    • 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若干问题的商榷

      1990, 9(3).

      摘要 (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内容丰富,编写得不错。文件颁布两年来,对我国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满足了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编制全国性的《方法与参数》在我国尚属首次,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简要论述我们对《方法与参数》中若干问题的商榷意见,供有关主管部门修订时参考和技术经济学界专家们进一步讨论。

    • 对编写可行性研究史的两点意见

      1990, 9(3).

      摘要 (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读了国内出版牵涉可行性研究史的一些著述,提出以下两点意见,供参考。一、可行性研究“最早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为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一说值得商榷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何时最早采用,一部可行性研究史应当从哪里说起,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涉及到好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方面:(1)可行性研究活动最早起源于何时,

    •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1990年度工作会议纪要

      1990, 9(3).

      摘要 (8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1990度工作会议”于1990年3月1~3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技术研究会干事会成员和各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共65人。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副总干事任俨同志主持了会议并致开幕词,总干事刘与任同志传达了中国科协全委会精神,副总干事马阳做了工作报告,副总干事许庆斌、何挂庭讲了话(副总干事马建章同志因出国请假)。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林振申同志和组织部副部长田光华同志到会指导,并讲了话。

    • 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及其启示

      1990, 9(3).

      摘要 (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纵观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我们可以认为,政府当局所推行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相当成功。经济复兴时期(1945—1952年)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不仅消灭了恶性通货膨胀,而且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高速增长时期(1953—1972年),高速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没有带来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所造成的良好经济环境。

    • 铁路现代化及经济评价

      1990, 9(3).

      摘要 (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铁路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铁路运输需求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并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中起着骨干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国家应给予重点投资,优先发展。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铁路都有个超前发展历史阶段,并建立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许多国家运能大于运量,反映出这些国家在交通这输方

    • 昆阳磷矿采矿工艺科研成果经济评价

      1990, 9(3).

      摘要 (79)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概述昆阳磷矿位于昆明市南西72公里处,它是典型的山坡露天矿山,也是我国磷矿石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生产能力达160万吨原矿,磷矿石销往国内外三十多家用户,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占一定的地位。鉴于目前世界上对缓倾斜山坡露天矿开采尚无成熟的采矿工艺,国家科委委托昆阳矿务局对昆阳磷矿采矿工艺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这项科研任务已经完成,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并在生产中应用带来了经济效益。本文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对

    • 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经济评价的几个问题

      1990, 9(3).

      摘要 (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总量效果与增量效果为了区别于新建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我们将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经济效果分为总量经济效果(简称总量效果)和增量经济效果(简称增量效果)。总量效果是企业改扩建或技改后的总效果(总净收益),它是项目与原企业的共同效果;增量效果是企业改扩建或技改后较之不上项目所增加的经济效果(增量净收益),它是项目本身的经济效果。

    • 固定资产折旧模型分析

      1990, 9(3).

      摘要 (78) HTML (0)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行的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折旧方法(直线折旧法)为: P=(C-(S-B))/n (1) P——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C——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S——固定资产的残值;B——固定资产的预计清理费用;n——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一、问题在本刊物1989年第二期的《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模式的探索》一文中,迟国泰同志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数学模型。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