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9(4).
摘要: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企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工厂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工业企业生存环境与发展战略研讨会”,1990年4月28日至5月3日在成都市召开。来自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各省市有关部门、企业界的代表157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总干事刘与任、副总干事任俨和《工厂管理》杂志社社长张学藩主持了会议并讲了话。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寄来贺信。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大凡、省科协副主席冯彬彬、成都市副市长朱永明等同志到会祝贺并分别讲了话。会议期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企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届理事
1990, 9(4).
摘要: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过去几年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局面,主要是宏观经济失控,十分严重,走了一段弯路,以致于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前几年由于经济过热,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总量失去平衡,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秩序混乱,社会分配不公,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大因素。一、适度增加投放是解决当前市场疲软的启动点 1988年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治理整顿经济和深化改革的方针,严格控制投放和货币发行
1990, 9(4).
摘要:一九八五年开始,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指引下,煤炭行业对国家实行了为期六年的投入产出总承包。五年多来,国家采取了十几项扶持政策;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协调工农关系,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煤矿职工坚持不断地深化内部改革,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基本上实现了生产发展、效益提高、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承包的各项任务。在充分肯定总承包韵同时,在全国“大气候”的影响下,煤炭企业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诸如,煤价不合理,增支
1990, 9(4).
摘要:产业政策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包括宏观和微观、计划与市场、改革与发展在内的政策体系。因此,它不仅应包括经济发展的最高政策,而且也应包含产业发展以至具体的产品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中的主体政策部份,它旨在使国家和地区产业的技术及产品赶上先进水平,其核心是从根本上加强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为此,产业技术政策一般应包括产业的技术进步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政策、产业技术改造政策、技术引进政策、保证引进技术吸收消化的政策、产业技术选择的优化政策等内容。
1990, 9(4).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性科技进步浪潮推动下,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国家,都把高技术研究并尽快使其产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发达的国家正在激烈的争夺高技术的制高点和国际市场,使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力和丰富资源的优势相对减弱。面对当代高技术产业化的大趋势和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在发展高技术方面稍慢一步就会落后被动,只有立足现实,洞察未来,在努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同时,因势利导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才能创出一条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路。
1990, 9(4).
摘要:技术扩散是指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之间的转移应用。技术扩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技新成果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主要是指研究部门的技术向生产单位的扩散,也包括少量的企业开发出的新技术的扩散;二是目前在生产上正在使用的先进、成熟的现有技术的扩散。技术扩散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我国在技术扩散的机制的建立上做了一系列工作,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法规,成立了庞大的新技术推广体系。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经委、计经委建立了新技术
1990, 9(4).
摘要:一目前,我国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尚处于初步研究和应用阶段,从1979年开始,我国引进西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方法,作为项目前期技术经济论证的科学方法。十余年来,经过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广泛研究和实践,使我国的项目评价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推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对提高我国投资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应当指出,目前我国的项目经济评价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捐导,在评价的理论研究方面出现滞后现象。前个时期,往往在方法论方面研
1990, 9(4).
摘要:企业规模问题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规模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企业能否顺利、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为了正确确定和选择企业规模就必须首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本文通过剖析西方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就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规模经济及其产生原因分析“规模经济”是西方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厂商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这里的规模主要指生产能力,经济则是指节省、效益、好处等意思。所以,规模经济实质上是指因生产规模
1990, 9(4).
摘要:对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最终都要落脚到计算增量效益上。所谓增量效益是指有技改项目时的净收益与无技改项目时的净收益的差值。如何计算增量效益呢?目前尚未见到详细的识别理论与操作方法。国家计委制订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提到“增量效益的计算随项目情况而异”,但对如何计算增量效益却没有详细规定,只是作了原则的解释。我认为这种解释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者的要求。本文结合项目评估的实践,拟就增量效益的识别与预测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评估界的诸位同仁。
1990, 9(4).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许多综合利用的工程项目具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比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既可以为华东、华中、川东等地区输送大量电力、又可以大大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还可以彻底改变川江的通航条件,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类项目,往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对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所以,必须对工程的各方面进行严格的科学的论证和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对综合利用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主要应包括各受益部门经济效益的计算和风险分析、综合经济效益的计算和风险分析两方面。在各受益部门经济效
1990, 9(4).
摘要:随着投资改革的不断深化,项目经济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力显得越来越大。当前,由于银行贷款在建设项目的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流动资金投资都是如此。所以,银行贷款不仅在其数量上影响着项目的经济评价结果,贷款利息在某些情况下也将左右着建设项目的决策。在现行的项目经济评价中,对于固定资产贷款利息,由于它的列支途径是项目的新增效益或新增折旧等专项资金,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因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的列支途径是进成本,就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仅就流动资金贷
1990, 9(4).
摘要:一、前言工程经济标准化术语于1972年初版发行,二版于1983年。其后于1984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Z94委员会在委员会主席、俄亥俄大学的罗伯特L·威廉博士和作为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业工程学家协会的领导下恢复活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A.弗莱谢尔博士被任命为工程经济小组委员会(Z94.5)主席。小组委员会其他成员是弗罗里达大学的理查德·利文沃思博士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沃尔特·法布里基博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Z94委员会旨在审查和修定1982年完成的国际教育学会、工业工程与管理出版社1983年以精装本出版发行的
1990, 9(4).
摘要: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出版了一批技术经济学著作,对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济学术的研究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王志孟所著《实用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百花丛中一枝新花。王著分上下两大篇。上篇叫技术经济学基础,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和计算方法、经济效益的计算和评价、多方案的比较选择等做了详细的阐述。下篇叫技术经济设计原理,对技术经济论证、可行性研究、企业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引进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中外合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做了全面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