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19(5).
摘要:一、现有企业集团的通病是“貌合神离”企业集团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经济合理原则,把众多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企业联合起来,应该产生“1 1〉2”的正效应。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干预和条块分割,在此基础上组建的企业集团,难以摆脱原行政隶属关系的阴影,加上没有牢固的联结纽带,内部关系不能理顺,内耗严重,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存在诸如存量资产不能合理流动并实现一体化、集团内部个体利益不能同集团整体利益协调起来等问题。从而达不到组建集团的“1 1〉2”的效果,影响集团经济效益的提高,难以发挥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建设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000, 19(5).
摘要:1999年7月,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为表彰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经济研究会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决定向罗冰生等16位企业家授予“企业技术经济大师”荣誉称号,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电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基仁同志也荣膺此殊荣。为此,我们对这位默默耕耘者进行了追踪采访,现将有关事迹予以报道。敢为人先,以党的事业为己任,使牟平电力事业始终保持超常的发展速度傅基仁,男,1950年出生,系烟台市牟平区人,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职称。这位身高1.81米的山东大汉,曾当过锅炉工,
2000, 19(5):1-2.
摘要:邓小平管理思想是邓小平关于管理的观念及其管理活动系统化的总结,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科学体系,这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认识。从纵向看,包括邓小平管理思想的产生、邓小平管理思想内容范畴和其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三个层次。从横向看,可分为几个不同的侧面,具体表现为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特色、邓小平对管理的基本看法、管理发展的方向、管理的价值取向、管理实践的艺术,可总结为管理中国化、管理现代化等几个方面。一、管理中国化与现代化中国需要创建一种什么样的管理?这是我国目前管理认识与管理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既不是以儒家理论…
2000, 19(5):2-4.
摘要:学习型组织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全新管理模式,所谓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效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自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掀起了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实际上,早在学习型组织被正式提出之前,壳牌石油公司、惠普公司和3M公司等企业已经在实践中推行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在美国排名前25家的企业中已有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
2000, 19(5):5-7.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热衷讨论和积极实践的新课题,也是围绕提高企业活力的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创新的理论首先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的。创新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一个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概念,但技术创新是创新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学者陈伟认为,从狭义上讲技术是指创造新技术并把它引入产品、工艺或商业系统中去,或者创造了全新的工艺技术以及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而从广义上讲,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变化引起的一系列的营销、管理、技术市场和企…
2000, 19(5):9-11.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建立监理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MIS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充分认识到通过建立MIS系统来更快、更方便、更有效地处理“爆作”的信息量,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然而,目前在MIS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企业(业主)蒙受损失,又使(承包商)开发单位失去信誉。这些问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开发单位“浮在面上”,“沉不
2000, 19(5):11-13.
摘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3%,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因此考虑到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环境可追加承载力的阀值和强制积累政策可行性的降低,我国有必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只能依赖于技术学习工作。如果没有技术学习,仅仅依赖投入增长创造经济奇迹,那么无论是以本国积累为主还是吸收外资,这种经济奇迹不用多久就会破灭。一、技术学习我们知道,技术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根本的重要性,那么技术来源于何处?技术是否是自然生成的,或者说技术是易得的吗?新古典增长理论所存在的重要缺陷是:在新古典增
2000, 19(5):13-15.
摘要:技术有狭义技术和广义技术两种定义,狭义的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它物资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广义的技术不仅包括狭义技术内容,而且还包含管理、决策、交换、流通等领域的技术问题。本文所指技术是指广义的技术,但在论述中主要以狭义技术为背景,社会能力主要指企业能力。一、技术发展过程技术发展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它是技术主体(人)通过一定的中间媒介(物质设备、思想意识)作用于客体(产品和劳务)的过程。它有别于自然系统。
2000, 19(5):15-17.
摘要:作业的概念最早来源于30年代的成本管理,是指具有一定目的的行动的集合,反映这些动作对产品形成的贡献。近年来,由于社会分工以及企业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生产组织的进一步复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作业的认识又有了更新的发展,进而从管理方式方面又趋于以作业为驱动,即通过划分作业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开,使其成为从经营组织上相对独立的逻辑功能块,各功能模块的定义明确,界限分明。对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目的,其作业的划分可能完全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企业,其目的不同,或目的相同,企业不同
2000, 19(5):17-19.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加速发展,这个较高的起点就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倍增效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这其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条根本有效的途径,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经营。一、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1、起步晚,规模小。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产业占有绝大比重,技术结构也以中低技术为主。相应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刚刚起步,“体质”较差,既不能充分提供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发行的技术,也未达到支
2000, 19(5):19-21.
摘要:企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因素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未来的企业绩效的提高,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因此,应以技术进步为导向目标,迅速提升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安徽省马鞍山市山鹰公司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技术进步是国有企业提高绩效的必由之路,正确的技术进步策略是促进技术进步的至关重要的方法。一、技术进步与企业绩效的提高工业中的效率即生产率可分解为技术效率、配置效率、规模经济等等。而技术效率的提高来源于技术进步,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不仅从短期看,而且从长期看,生产率的提高…
2000, 19(5):21-23.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与报帐,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国家、科技和企业界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这项工作迄今为止已经走完了起步和自发发展两个初期发展阶段,现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一、我国会计电算化技术发展的现状1、国家不断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力度。首先,财政部先后颂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对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管理。其次,一些行业…
2000, 19(5):23-26.
摘要:世人对“游资”的初步认识是在两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普遍认为那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巨额游资的投机行为所造成的。据估计,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游资总量不少于7.2万亿美元,我国金融市场的游资总量约在3000~4000亿人民币之间。曾经预言过亚洲危机的保罗·克鲁格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最近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撰文说:“亚洲危机仍可能有第二幕”!并特别指出: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大量国际资本的进入,中国经受的金融压力正在逐步加大,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必将越来越大。因此,有必
2000, 19(5):26-28.
摘要:债转股意在将原来不能流动的资产盘活,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企业和银行的风险。鉴于国企和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债转股不仅对债转股企业和银行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1、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债转股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实行债转股的企业,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债权和股权的收益实现形式是不同的,债权的收益是利息,股权的收益是红利。从企业帐面上看,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直接减少了利润总额。债转股后,由于部分利息费用不再支付,即使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保持不变,也会由于财务费用减少而使利润相对上升,一部
2000, 19(5):28-31.
摘要:1、引言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火车头的地位,已经为人们所认识。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所具有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在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严重制约。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就是处于这种状况:虽然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和项目,但因资金问题的困扰,制约了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一方面在于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培育和通过成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其提供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企业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保险服务,也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2、
2000, 19(5):31-33.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商业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商业企业的投资效益还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商业投资效益是商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投资前期、投资期和投资回收期构成了商业投资的三个阶段。而投资前期是商业投资的初始阶段,该阶段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制约整个投资效益的状况。在对商业投资效益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沈阳联营公司为例,提出了投资前期提高商业投资效益的一些具体对策。商业投资前期,是投资的第一阶段,主要完成投资环境的分析、投资调查和预测、投资可行性分析…
2000, 19(5):33-34.
摘要: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有40%左右是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创造的,国家财政收入由国有企业提供的超过60%。因此,国有企业发展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及社会主义的方向。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竞争意识薄弱,适应能力差的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主体,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一时间,整个
2000, 19(5):34-36.
摘要:资本经营以生产经营为基础,但超越了生产经营自身的限制,是调节生产经营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一、资本经营对生产经营的依存资本经营对生产经营的依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经营制造资本经营的对象。资本经营就是资本商品化,或者说,把资本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其经营对象是资本。资本是一个有自行增值能力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是由生产经营制造出来的。所谓生产经营,其实质是商品资本化,生产经营过程即是将土地、机器、厂房、原材料、劳动力、管理才能等以生产要素形式存在的商品转化为资本以获取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的过程。生产…
2000, 19(5):36-39.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科技知识主要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科技文化水平、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管理和决策方法等。在经济增长中,科技将成为第一推动力。人是科技的载体,知识经济的真谛在人的素质,所以,知识经济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人才经济。21世纪的核心是经济竞争,竞争胜负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在教育。所以,世界各国都在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促进了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
2000, 19(5):39-41.
摘要:工业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相当普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工业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其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第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通过对安徽省近4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一方面看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解决好工业企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推动计算机技术在更多
2000, 19(5):41-43.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本能,更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影响制造业利润的因素有许多,但直接因素只有三个:销售量,价格和成本(费用)。在物资商品短缺之时,增加销售量,从而增加销售收入是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价格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依靠大幅度提高销售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增长率已经越来越困难,而提高价格又无异于自我毁灭。因此,在当前供给过剩条件下,降低成本费用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降低成本费用可以有多种方法和途径,但
2000, 19(5):44-46.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的作用都在发生变化,其中有一个趋势,就是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处于企业诸多管理因素的中心地位。所谓财务管理,即为企业组织资金运动,自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它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1.先进的理财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人员必须确立新的理财观,增强风险意识和参与意识,树立大财务的观念,走出就帐管帐的狭小天地,自觉地从过去记帐、算帐转变为在做好核算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财会信息全面性和权威性的有利优势,参
2000, 19(5):46-48.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身在其中的企业谁都不敢保证不会碰到突如其来的意外,如比利时奶粉污染事件。所以危机管理应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如何预防,妥善处理危机并进而将危机化为转机,是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所以国内企业应积极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吸收西方现代企业的危机处理方面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危机管理水平。危机管理是现代企业所应必修的课程,大体来说危机管理应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事前预防1.事前准备。危机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事前准备是否完善,企业不能在危机发生
2000, 19(5):48-50.
摘要:为了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治理各种有碍建筑市场发育的不良现象,促使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了一些管理措施,说明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建筑市场的发展状况。在广州市建委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意见”中。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第二,继续抓好建筑市场治理和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第三,清理整顿外地进穗施工企业;第四,强化招标管理;第五,认真抓好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第六,全面推行建设监理制;第七,加强施工工地文
2000, 19(5):50-51.
摘要:近几年全国每年因建筑工程倒塌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在1000亿元左右。特别是近半年来,北京西客站滴漏渗水、沈四高速公路桥面塌陷、重庆綦江桥垮塌、云南昆禄公路路基沉陷等工程质量问题一桩接着一桩,触目惊心!工程事故的频频发生,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给国家造成极大损失。一、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1.设计。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根本。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节省投资、提高质量。最近出现的多起“豆腐渣”工程,大都与设计有关。有的项目无正规设计单位,有的项目设计跟不上施
2000, 19(5):51-54.
摘要:一、研究背景目前,高校在面临着改革的机遇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同时,必须面对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和人才隐性流失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这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将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这对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自身发展的根本。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为此,我们在综合考察了一些
2000, 19(5):55-57.
摘要:1.引言高等学校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在这其中扮演着骨干角色。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是指设在高等学校的各级各类研究所、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研究中心或中试基地等。它是高等学校开展科技工作的重要基地和骨干力量。科研机构的数量、质量及运行效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大学的科技实力和在全国的排名。因此,加强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评估管理,是高等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十分关心的事情。2.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2.1
2000, 19(5):57-59.
摘要:技术经济分析法,可分为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不确定性分析法。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假设条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缺点。它们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从而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方法体系。笔者对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进行探讨,概括如下:1.静态法比较方 法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折算费用假设条件以方案在标准投资回收期内的现金流量来代表方案的状况。对比方案要满足需求可比(主要是产量相等)计算公式T=KM, K=ΣTt=1 MtTa=K2-K1M2-M1,Ta=K2-K1C1-C2P=K Tn·C,A=C K
2000, 19(5):60-62.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应提供的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国务院财政部1998年3月2日制定并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并布置企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针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几种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此补充编制增加有关现金流量表的一些模块和功能,仅供参考。一、计算机财务报表与
2000, 19(5):63-64.
摘要:在技术经济分析工作中,常用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投资项目经济性评价。然而,这一方法目前在理论上还不够完善。传统上,内部收益率法仅适用于对常规投资项目和非常规的纯投资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而不适用于对非常规的混合投资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介。本文所提出的新内部收益率法———最小内部收益率法,拓展了内部收益率法的应用范围,可适用于对具有内部收益率的各种类型的投资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二、方法介绍应用最小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投资项目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投资项目的各内部收益率(设有K个,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