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4(12):1-6.
摘要:本文利用最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在劳动合同期限上的雇佣决策,以及雇佣关系稳定性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企业的雇佣决策受员工个人特征和企业特征多方面因素影响,雇佣关系的稳定性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竞争战略、雇佣战略和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研究结果意味着,在当前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中,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会呈现不足态势。
2005, 24(12):5-7.
摘要:文化差异给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通过人们的行为对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不可回避的。在人力资源日益成为国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积极探索跨文化调适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来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5, 24(12):8-9.
摘要:本人弹我国法务会计人员主体资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解决法务会计人员主体资格无序混乱的问题,从而使我国法务会计工作健全、有序地发展。
2005, 24(12):9-13.
摘要:本文讨论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问题。本文认为经理股票期权契约与普通股票期权契约是有区别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公式不能简单照搬一般股票期权定价公式,经理股票期权比普通股票期权的契约复杂得多,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普通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保险理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公允价值”法的不规范之处。
2005, 24(12):13-15.
摘要:在企业中,高绩效团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高绩效团队的优秀表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把企业内部的群体与团队都变成高绩效团队。民营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在团队建设方面却还很薄弱,民营企业如何加强高绩效团队的建设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005, 24(12):15-17.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虽然在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顺应并利用了市场,但是民营企业的人才瓶颈却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分析了民营企业在与人才博弈过程中陷入的种种困境,并对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
2005, 24(12):17-20.
摘要:集群竞争力是基于集群内企业“协专业化”和集群“协演化”基础之上的“网络能力”和“联合竞争优势”。基于“资源观”理论,本文认为“社会资本”的实质就是资源的“整合能力”,它通过影响集群内部企业的“协专业化”而实现集群的竞争力。
2005, 24(12):20-22.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在具体运营环境下有其特定的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对技术、产品及产业集群三者的关联性分析,根据产业集群中核心技术与产品处于其各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划分产业集群运行模式,并探讨产业集群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应采取的战略,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2005, 24(12):23-25.
摘要: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目前农险业务萎缩,不能为农业保驾护航。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国家要从政策上优惠,从经济上补贴“输血”,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农业保险公司要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
2005, 24(12):25-28.
摘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长、资本密集、关联度高,房地产业又历来是宏观调控首先指向的产业之一,房地产业的发展既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影响,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本文在对房地产业市场特性、房地产开发经济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能产生影响。
2005, 24(12):28-31.
摘要:企业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高起点、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比较优势之所在,了解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把握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在跨国经营的行业、区位、投资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恰当的路径选择,以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5, 24(12):31-32.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形势下,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企业面临的机遇、威胁,并结合其具备的优势提出了通过在企业体制、技术和营销组合方面创新提高竞争能力的对策。
2005, 24(12):32-35.
摘要: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城市发展的速度及方式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对资源的集约使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资源短缺的若干属性及其相应的制约化要求,探讨了资源短缺条件下城市集约化发展的抉择与对策,对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城乡协调具有普遍性意义。
2005, 24(12):35-37.
摘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产权制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改革中出现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举实例说明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2005, 24(12):38-40.
摘要:针对高技术虚拟企业中资金如何筹集问题,本论文利用系统工程思想从高技术虚拟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对筹集渠道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上进行选择,并对选择不唯一的筹资组合应用最优化模型进行选择,最后提出了资金筹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该筹集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技术虚拟企业资金筹集质量和速度,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快速反应力。
2005, 24(12):41-43.
摘要:结合供应链的特点,分别从质量保证能力、一体化能力、服务能力、管理与文化等方面构建了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2005, 24(12):43-45.
摘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银行或其他债权人不愿意或不能够承受的高信用风险,它在业务结构上类似于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又类似于商业银行。本文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对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进行评估,有利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通过谨慎选择担保客户和项目、妥善安排风险分担措施、分散风险组合等多种手段提高其整体风险管理能力。
2005, 24(12):46-48.
摘要:科技支持体系按其来源包含内源性科技支持和外源性科技支持两个层次;依据支持主体不同,外源性科技支持可划分为政府支持、市场支持和中介支持,其中,政府支持在外源性科技支持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本文在深入剖析外源性科技支持体系中政府支持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构建外源性科技支持中的政府支持体系,即一个由科技投入、含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体制、激励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采购以及协调产学研合作组成的支持系统。
2005, 24(12):49-51.
摘要: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其融资比较困难,解决融资问题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融资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有效融资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装备制造业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短缺问题提供参考,促进其实现有效融资并达到资本最佳配置。
2005, 24(12):51-53.
摘要: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现实情况人手,针对我国目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取向。
2005, 24(12):53-56.
摘要: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税制的变革。当前正值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有利时期,应该按照“规范税制、降低税负、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指导原则,着力优化税制结构,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规范的税收制度。
2005, 24(12):56-58.
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税收筹划本质的概括未能揭明其内在特质,关于税收筹划目标的定位不仅降低了该理论对实务的解释能力,且不恰当地缩小了税收筹划这一理论概念的外延。鉴此,本文在阐发税收筹划活动理财特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税收筹划目标可确立为“实现可支配预期收益现值最大化”的理论观点。
2005, 24(12):59-61.
摘要: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在信贷业务中,上下层级间形成了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的特点,并对审贷分离制度产生的原因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2005, 24(12):61-64.
摘要: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规范约束下的博弈行为,各博弈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相互博弈,从而达到“纳什均衡”。文章首先分析阐述了美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主体及其行为,然后分析了盈余管理博弈的动机以及博弈过程,得出博弈的均衡解,即“纳什均衡”。文章最后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借鉴美国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的措施。
2005, 24(12):64-65.
摘要:预算松弛治理是个由来已久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监督运行机制的搏弈分析,给出了实施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范围,并从降低监督成本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2005, 24(12):66-69.
摘要: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沪铝期货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有效,且当期货价格与最后交易日的现货价格间的时间跨度不超过4个月时,金属铝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005, 24(12):69-71.
摘要:电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电信业垄断特性的逐渐减弱,使传统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不再适应市场竞争,导致建立在传统补偿机制下的普遍服务举步维艰,为此电信普遍服务再一次成为学者们研究讨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应用博弈论模型对质量控制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模型中引人合谋因素,进一步分析合谋因素对电信质量的影响,为电信监管部门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5, 24(12):71-73.
摘要:本文从委托一代理理论中关于信任的论述人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信任危机,并阐释了博弈规则对信任机制构建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农产品贸易中信任机制功能强化的措施:平衡委托方和代理方的信息实力;参与贸易的各方应改变思维,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作为贸易规则的制定者、解释者和监督者,对强化信任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营建重复博弈大环境,减少因一次博弈带来的信任缺乏。
2005, 24(12):73-75.
摘要:在一个需求变化越来越快,并且越来越差异化的市场中,“干中学”在营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市场优势的营造在于企业的产品能够不断地在多样化的市场中进行试探和学习,积累市场经验,完善产品性能,并确定出企业产品合适的价格、销售渠道和产量,这种试错和“干中学”的过程,就是试探性营销方式的过程。本研究对试探性营销方式(expeditionary marketing)在营销中的作用和过程进行了探讨。
2005, 24(12):76-78.
摘要:顾客让渡价值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给企业指明了方向,即在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矛的盾对立而统一中,使企业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并最终赢得顾客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实现企业目的等具有重要意义。
2005, 24(12):78-8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信息产品的消费也迅猛增长,本文以腾讯QQ为例,从分析QQ这种网络信息产品的成功之处着手,探讨网络信息产品的消费特点,并对企业如何经营网络信息产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005, 24(12):81-84.
摘要:本文研究了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多重均衡以及正反馈效应,因此往往表现出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并且对用户基数以及互补性产品的管理将是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
2005, 24(12):84-86.
摘要: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
2005, 24(12):86-88.
摘要:本文根据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原因,阐述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主要方法,并剖析了所述方法的基本思路与操作程序,以期能对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所裨益。
2005, 24(12):89-90.
摘要:不同风险的对比方案,必须在风险可比条件下才能正确评价。风险可比化的方法有两种,即不同方案分别采用不同的折现率和对方案现金流量进行相应的修正。对最低报酬率和现金流量修正方法进行探讨。
2005, 24(12):91-93.
摘要:在马柯维兹的风险及证券组合模型基础上确立的理论模型,即CAPM有单因素、多因素模型之分。文章在阐述单因素、多因素CAPM模型基础上,对近些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基金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2005, 24(12):93-95.
摘要:KPI理论提出比较早,其在国内的应用比较成熟;而BSC理论提出相对要晚,是一套更为先进的理论,其在国内的应用并不成熟。如何将成熟的KPI方法和先进的BSC理论结合并有效应用于管理实践,是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为给企业提供解决此问题的参考,本文从理论分析着手,提出了以BSC理论为基础的KPI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并以作者亲历的案例对设计方法的应用进行说明。
2005, 24(12):95.
摘要:针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特点,从平衡计分卡(BSC)的四个层面构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定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方法设计了公共部门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处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大量存在的模糊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