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2).
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自主创新”已被确立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创新也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应该在服务业的大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学术力量。从学科发展看,服务创新和服务科学已经成为工商管理学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服务创新的研究、实践和政策已成为推动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支撑力量。
2009, 28(2).
摘要:2008年12月9日至1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RCTI)与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的,旨在探索、交流中国服务创新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第二届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围绕“中国的服务创新研究: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会议主题,
2009, 28(2):1-6.
摘要: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缋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2009, 28(2):13-20.
摘要:依据服务科学、服务创新理论,阐述了现实产业经济中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分析了产业演化及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变的内在原因,为经济统计与创新统计的弥合奠定了理论根基。分析了传统经济统计与技术创新统计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服务活动与产业价值链的关系,针对经济统计与创新统计"二张皮"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为建立新型的统计体系提供理论准备。
2009, 28(2):21-23.
摘要:在对高技术服务业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比较分析高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2009, 28(2):24-29.
摘要: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行政垄断严重、企业合作关联缺乏、创新具有不确定性、服务创新政策环境建设落后五个方面分析了阻碍中国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2009, 28(2):29-36.
摘要:本文通过概括国内外服务运作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服务运作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009, 28(2):41-47.
摘要:现代服务业创新系统演化发展的过程是政府、业内和学界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合作的过程。现代服务业的演化是系统自适应的过程,是内生动力各要素子系统间矛盾运动和外生动力与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内生动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外生动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外生环境通过促进内生各要素子系统的变化和矛盾运动而推动现代服务业渐进式佑化升级。
2009, 28(2):47-57.
摘要:通过"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服务差异化竞争已成为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在界定"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微观层面概念和阐述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制造企业的服务增强具有明显的"质量弥补"特征;随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数据,针对基于要素替代的质量弥补以及服务差异化竞争对绩效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最后,指出国内制造业服务增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企业管理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2009, 28(2):57-63.
摘要:针对银行服务创新战略问题,采用简单定量分析方法,选取在浙银行为研究样本,对创新目标、创新方向、创新模式和创新领域四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的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银行服务创新战略:总体上,浙江银行业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创新目标进行有意识、系统化、基于市场信息的创新活动,并制定了市场细分和差异化战略,进而实行产品创新;其中,非国有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以扩大市场份额为创新目标,采取定制化战略模式;在创新领域上,非国有银行重视产品创新,区域性银行重点进行营销创新。
2009, 28(2):64-66.
摘要:本文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各类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借助列联表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了各地区各类软件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深化国有软件企业改革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是促进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2009, 28(2):66-74.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手机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揭示影响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显示:从手机设计产业来看,技术体系结构、市场和区域专有因素等对研发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技术体系结构是决定研发服务业能否独立为产业的关键因素。政府在推动研发服务业发展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及其协同演化规律和趋势。
2009, 28(2):74-81.
摘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优化浙江产业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途径。本文利用1995-2007年浙江省服务业的统计数据,从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的角度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并进一步剖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结构、行业发展速度和区际差异,特别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2009, 28(2):81-85.
摘要:利用天津市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天津市服务业的资本存量;以此为基础,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C-D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并分析了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如下结论:天津市服务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较低,服务业发展处于资本驱动阶段。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2009, 28(2):86-90.
摘要:基于价值创新的观点,在分析现有旅游产业战略布局和价值曲线的基础上,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了相应的旅游元素,对哈尔滨旅游产业价值曲线进行了重构,并据此提出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策略,包括以国际化为先导、开发"反季"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冰雪体育旅游系列产品、完善旅游网站建设及推出空路引航旅游等。
2009, 28(2):91-94.
摘要:本文阐述了广告代理制下的广告运作流程,剖析了我国虚假广告产生的多维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介、广告审核机关、广告监督机关以及广告受众五个方面提出了治理虚假广告的对策建议。
2009, 28(2):95-101.
摘要:从个人金融的概念界定和服务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指出:事实上,就服务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个人金融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且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加入wT0后要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开拓市场,则需要改变观经营念,在道德风险防范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机构的创新等方面付出努力。
2009, 28(2):102-106.
摘要:本文以我国影像行业数码化为例,构建了新产品推广与服务创新的框架,分析了新产品开发体系与服务创新开发体系的特点和演化规律,指出了建立服务创新体系的要点。本文发现,新产品开发中的服务创新必须建立体系,行业开发中的服务创新必须建立框架。新产品开发体系与服务创新开发体系具有融合性、增益性的特点,服务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不断深化的过程,一般规律为:技术服务一市场服务一管理服务一行业综合服务,且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抓住两个"三结合":制造商、经销商、先导用户三结合;技术开发、服务创新与行业开发三结合。行业服务创新
2009, 28(2):107-112.
摘要:在对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及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导向,分析了天津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和作用,研究了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天津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一个平台"、"支持五个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和"完善三个技术支撑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天津物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2009, 28(2):113-117.
摘要:中国金融欠发达严重影响着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金融创新并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金融创新有利于分散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创新是世界经济强国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工具。为了确保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保值与增值,捍卫金融资产的定价权,中国政府应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以大思维积极鼓励金融业全面创新,并通过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
2009, 28(2):118-122.
摘要: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互为促进。本文深入分析了总部经济助推北京服务业升级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09, 28(2):123-128.
摘要:本文从服务创新的角度研究节能减排,认为服务创新可通过非物质化和减物质化的方式很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对此提出了通过加强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