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9):1-4.
摘要:本文根据1991-2005年我国R&D活动的发展情况,从R&D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关联度分析两方面,对15年间我国R&D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虽然1991-2005年我国R&D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与R&D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建设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等.今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多渠道地增加R&D投入,逐渐加强我国R&D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从而实现我国R&D产业的持续发展.
2009, 28(9):5-11.
摘要:对文献梳理和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对知识和信息认识的深入,交易成本理论不足以解释知识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问题;不管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都不等同于信息;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既需要耗费时间,也需要消耗资源,从而构成学习成本.交易成本理论以信息不对称假设替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知识与信息均匀分布假设,并引发了所谓的"信息范式";而在知识不对称且信息不对称假设下所探讨的学习成本概念,则意味着对隐性知识显性化、SECI模型、企业核心能力、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以及国际间技术转移组织形式等问题的研究,将拥有一个逻辑一致的经济学基础.
2009, 28(9):12-16.
摘要:本文提出了标杆进展度模型,为并行产品开发项目的规范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并通过某公司并行工程优化项目中的模型应用,分析了在现实环境中成功运用该模型的关键要素.
2009, 28(9):17-22.
摘要:本文首次运用知识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企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框架,构建了包括知识一能力、技术一经济和社会一文化三个维度的企业集群核心能力结构模型,并确定了每一个维度所包含的核心能力要素.
2009, 28(9):23-28.
摘要:本文分析了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业主的购买及重复购买国外设备的策略,指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业主之间的竞争使得业主购买和重复购买国外设备的行为陷入了囚徒困境.业主的重复购买和国内厂商的技术控制导致了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对国外引进的技术装备消化吸收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用政策工具约束业主行为,从而提升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2009, 28(9):29-34.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唐国际在内蒙锡(锡林郭勒盟)多(多伦)克(克什克腾)三角地区褐煤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上的实施和评估分析,试图探寻一种新时代背景下最高效、最环保的能源开发方式,从而使能源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同时,扩大经营链、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煤炭资源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的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2009, 28(9):35-38.
摘要:本文用古典主义一般均衡模型来阐述FDI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然后重点通过建立FDI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协整模型,从长期动态均衡角度探讨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FDI有利推动了我国就业的"非农化",推动了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不足.
2009, 28(9):39-42.
摘要:本文对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的双对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利用季度和年度截面数据对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出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预测.得出如下结论:金融危机对北京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最后,模拟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冲击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并讨论了影响北京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因素.
2009, 28(9):43-49.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贫困农户作为瞄准单位,其运行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实施中目标家庭瞄准的准确性.本文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生计资产指标体系,对低收入农户生计资产进行量化分析,试图达到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家庭准确瞄准的目的.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可以直观地显示农户生计资产的组合及其配置状况,可用来判断农户整体生活状况,并可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准确排序.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方法不失为提高制度瞄准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
2009, 28(9):50-52.
摘要:本文提出的BOT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客观计算专家的权重和风险属性的权重,反映不同专家、不同属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通过把BOT项目风险决策矩阵转化成多维向量,用两向量的夹角余弦计算专家的相似度和差异度;利用熵值推导得到属性的权重,如果某个属性对决策所起的作用越大,则其熵值就越小、权重越大,并根据综合决策值排序得到风险识别结果.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BOT项目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9, 28(9):53-57.
摘要: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构建了铁路重载运输规模经济度量模型,认为当重栽列车规模经济度大于普通列车,且大于等于1时,铁路重载运输和铁路普通运输在现有运输条件下都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且前者大于后者;当重裁列车规模经济度大于普通列车,且前者大于1,后者小于等于1时,铁路重载运输在现有运输条件下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而铁路普通运输在现有运输条件下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或规模经济效益不变;当重载列车规模经济度大于普通列车,且都小于等于1时,铁路重载运输和普通运输都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但相对而言,前者效益大于后者;当重栽列车规模经济度小于等于普通列车,且后者大于等于1时,铁路重栽运输和铁路普通运输在现有运输条件下都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但前者小于后者;当重载列车规模经济度小于等于普通列车,且前者小于等于1、后者大于1时,铁路普通运输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而重载运输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或规模经济效益不变;当重栽列车规模经济度小于等于普通列车,且后者小于等于1时,铁路重载运输和普通运输都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但普通运输的经济效益要比重载运输要好,其中前三种情况应该提倡重载运输;后三种情况应该组织普通运输.
2009, 28(9):58-62.
摘要:本文结合变电站各阶段费用的特点,应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对变电站的建设进行决策分析.将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分为一次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和中断供电损失费用,建立了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基于运行年限、年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修正以及敏感因素分析.以220kV变电站为例,对其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常规保护系统进行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分析和比较,从而验证了所建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对变电站建设进行决策分析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2009, 28(9):63-65.
摘要:本文介绍了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的原理以及Excel软件强大的函数计算功能和图表功能,并应用Excel建立油气可采储量估算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试验,最终估算出一个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比较合理的油气可采储量数值.
2009, 28(9):66-72.
摘要:本文总结了建国60年来我国可行性研究所经历的主要事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可行性研究工作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将我国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今后可行性研究工作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2009, 28(9):73-77.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文件、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和国外的通用定义,试图厘正在工程建设领域常被混淆使用的工程造价、项目总投资、流动资金等基本概念.
2009, 28(9):78-82.
摘要:本文密切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全面考量了影响电动汽车项目可行的因素,构建了电动汽车项目可行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不同于基于传统评价方法得出的"非此即彼"的极端结论,本文将评价结论定量化,使得项目投资者可根据定量数值进行投资决策或项目调整.此外.由于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还试图通过建立电动汽车项目可行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9, 28(9):83-87.
摘要:首先,本文回顾和梳理了西方房地产市场租金空置率调整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短期的住房存量市场和长期的住房增量市场两个角度介绍了初始理论及早期经验研究;其次,关注实证研究中数理模型的演变过程,归纳并评述了最初数理模型、自然空置率的引入和演变以及均衡租金的作用;最后,对理论和模型的整个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2009, 28(9):88-94.
摘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的住房金融产品,也是实现以房养老的金融工具.本文基于北京市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因素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直接因素主要有房主的实际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支出水平;间接因素主要有社会传统习惯和观念、养老方式等;另外,征收遗产税对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税率越高,其影响就越大.
2009, 28(9):95-99.
摘要:针对我国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基于2008年福建省农村35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企业主社会资本对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顶、熟人信任、贷款认知性3个因子对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普遍信任、规范2个因子对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规模、特殊信任2个因子对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可得性没有显著影响.
2009, 28(9):100-104.
摘要:针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违规现象及蕴含的风险隐患,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剖析了农村金融监管中的策略性行为.监管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构成博弈的参与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相互博弈形成稳定的纳什均衡解.运用比较静态方法进一步得出影响博弈均衡的诸多因素及作用方向.最后,基于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实施有效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2009, 28(9):105-108.
摘要:本文将粗糙集理论与多属性决策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商业银行进行无清偿能力风险评估的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建立商业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评估的层次模型,利用粗糙集理论,完全由数据驱动,从多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2009, 28(9):109-114.
摘要:本文从价值链网络结构入手,运用协同的役使原理与合作的价值创造模型,对军工企业军民价值链网络中的协同关系与合作效用进行研究.并以某军工企业的军民价值链网络为例,分析了其价值链网络中的协同与合作特性,认为军工企业应通过军民一体化价值链网络来实现军民品研发生产过程的协同与合作.
2009, 28(9):115-119.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特征和领导力本质的深入分析,系统研究了组织变革与企业文化、领导力的关系,明确了"群领导力"的内涵,构建了群领导力作用模型,并剖析了组织变革导向和文化变革导向群领导力的作用机制.
2009, 28(9):120-124.
摘要:本文首先建立了广西研究生的数量、结构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指标的相关性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运算和检验,得出广西研究生数量、结构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之间均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结论.然后,对广西未来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广西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009, 28(9):125-129.
摘要:本文根据从<山东统计年鉴>中获取的山东省近十年来汽车制造产业相关企业的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和Pajek软件,从其数学统计特征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和聚集系数出发,对山东省汽车产业进行了研究,在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结构模型以及体现在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三个逐次深入的层面,分析了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汽车制造业向更高一级形态演进优化的规律,以期为山东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同时,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考察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的相关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对山东省汽车产业链条发展趋势预测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