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3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利联盟内成员的专利组合质量差别化分析——以MPEG-Ⅱ专利池为例

      2011, 30(1):1-4.

      摘要 (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以企业专利组合为着眼点来衡量专利联盟内企业专利技术差别化的方法,并以MPEG Ⅱ专利池中19家企业的770项有效专利为研究对象,选取7个评价指标对MPEG-Ⅱ专利池中企业专利组合质量进行分析,揭示出该专利池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2011, 30(1):5-9.

      摘要 (1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 黄河经济带科技创新水平测度研究——基于DEA、SBM

      2011, 30(1):10-14.

      摘要 (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对黄河经济带11个省市科技创新的相对效率进行测度;运用SBM模型对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进行修正,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目标改进;运用SBM超效率模型解决了具有相同效率值的不同省市的排序问题。得出结论如下:北京、天津、山东三省市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有效性,其他8个省区(河北、山西、内蒙、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技术相对无效和规模相对无效;非SBM有效的决策单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经济带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非SBM有效区域存在比较普遍的科技投入冗余现象。

    •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 30(1):15-19.

      摘要 (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虚拟企业的特点,采用非对称的进化复制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企业知识水平、知识的可共享度、知识转化系数等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探讨了虚拟企业知识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虚拟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应慎重选择知识共享伙伴,应注重构建先进的知识技术、提升跨文化软实力以及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分配机制。

    • 风险投资退出股权拍卖机制研究

      2011, 30(1):20-23.

      摘要 (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满足信息有效和激励相容条件的风险投资退出股权拍卖机制,有效解决了风险投资退出时股权交易市场中不对称信息导致的市场萎缩和交易价格失真等问题。通过与其他交易方式的交易绩效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拍卖机制的有效性。

    • 风险资本、清洁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2011, 30(1):24-29.

      摘要 (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分析了清洁技术市场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发现风险投资不足制约着我国清洁技术市场的发展;然后通过分析风险投资在清洁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方面的作用机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提出发展清洁技术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

    • 基于复合期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

      2011, 30(1):30-33.

      摘要 (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指出传统IPO定价方法用于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等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的缺陷,将实物期权概念引入IPO定价研究中。根据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投资的特征,引入复合期权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复合期权方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IPO 定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模型在实践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2011, 30(1):34-38.

      摘要 (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机理;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农业机械化因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机配备系统、农机协调系统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从调整农机结构、创新农机技术、加大农机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提高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空间关联机制研究

      2011, 30(1):39-44.

      摘要 (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Moran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两方面阐释我国金融集聚程度、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及两者在地理空间上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我国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各自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金融聚集与产业结构的“交叉”空间依赖性与相互影响程度具有不对称的特点。进而推断两者间的关联机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空间上带动金融集聚的发展,同时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发挥促进的反作用力。

    • 汇率驱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非平衡性研究

      2011, 30(1):45-49.

      摘要 (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历史的、现实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地区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在汇率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均衡性特点。通过对三大区域产业发展和汇率数据进行联动分析,发现汇率对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别不大。

    • 我国不同规模奶牛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分类数据和随机距离函数

      2011, 30(1):50-55.

      摘要 (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2004—2008年我国23个主要奶牛养殖省牛奶生产的新分类数据,使用随机距离函数计算了中国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牛奶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78.3%, 年均增长速度5.5%,效率的进步特征明显;不同规模奶牛场的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卫生防疫、饲料投入结构、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养殖户收益等因素对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跨国投资风险评估的响应矩阵分析方法

      2011, 30(1):56-63.

      摘要 (8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跨国投资风险做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基于此,对相应的风险评估提出了一个可量化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体系,并据此构建了将跨国投资的潜在投资收益与风险成本进行对接的跨国投资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结合阶段适应性、风险相对性、风险与回报的共存性等特点而构建的风险响应矩阵。区别于其他类似研究,该评估模型及其响应矩阵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指标,在给出投资机会与风险排序的数值级别的同时,提供更为直观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排序的图示。该模型及矩阵是构建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国家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

    • 基于产权理论的代建制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2011, 30(1):64-71.

      摘要 (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我国代建制试点模式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代建制中的产权流转及流转过程的产权运行成本,进而提出机会产权的概念,并探讨了代建制中机会产权对代建人获得外部性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代建制涉及的基本管理理念,包括代建人竞争机制、细分项目、序贯建设、滚动招标以及委托人、代建人和使用人三方项目产权的明确等,并以成都地下管线检测项目为例对以上管理方法进行论证。

    • 我国房地产业投资效率评价研究

      2011, 30(1):72-77.

      摘要 (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房地产业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并选取了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对其房地产业投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业整体上投资过度、投资效率较低;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城市的房地产业投资效率较高,均达到或接近DEA有效水平。

    • 电网企业投资绩效评价研究

      2011, 30(1):78-84.

      摘要 (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梳理了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电网企业投资绩效后评估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企业投资的特点,构建了电网企业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了电网企业投资综合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某电网企业为例,运用建立的模型对其投资绩效进行评价,证实了该评价模型方法的可行性。所构建的电网企业投资绩效评价模型,不仅适用于有投资自主权的基层电网企业绩效自评,也适用于上级电网企业对下属企业进行投资绩效考评或同业对标。

    • 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与商品房价格的动态关系

      2011, 30(1):85-88.

      摘要 (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VAR模型分析了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在初期起到了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作用,但随后对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却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中国省际间农村生活用电的不平衡性分析

      2011, 30(1):89-94.

      摘要 (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偏好相似理论,验证了将生活用电量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间生活用电差异,同时进行城乡比较。结果如下:我国农村地区间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为0.395,比1997年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前仅下降了0.016;城镇地区间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为0.149,低于全国各地区间(不分农村和城镇)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0.214。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电的地区不平衡性远远高于城镇,全国各地区间的人均用电不平衡主要源于各地区农村地区人均用电的不平衡。最后,对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和概括。

    • 城乡内部引起收入差距主要因素的对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2011, 30(1):95-98.

      摘要 (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源自CHNS的山东省数据,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对城乡内部各自的基尼系数进行分解,通过对比分析分项收入集中率,探究引起城镇和乡村各自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就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来说,城镇明显高于农村;就退休收入和其他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来说,农村明显高于城镇;而在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方面,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 我国股市指数波浪曲线的时间窗口研究——基于可公度法

      2011, 30(1):99-104.

      摘要 (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我国上证综合指数波浪曲线的顶位、底部的时间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公度法分析了自1991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波浪曲线的特性。研究发现:上证综指波浪曲线的浪顶、浪底的时间窗口序列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特征,可公度法在预测股票市场指数波浪曲线的时间窗口方面具有一定精确性。

    • 市场时机效应难以对资本结构产生持久性影响的原因——基于债务成本视角的实证研究

      2011, 30(1):105-111.

      摘要 (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投资者情绪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一条渠道,即价格偏离会造成企业债权人预期变化,进而影响债务成本、融资约束,最终改变经理人的融资决策。应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8 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横截面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情绪在很大程度影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在投资者非理性假设下,考虑市场情绪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结合市场时机理论才能解释上市公司的长期资本结构选择的经验数据。

    • 我国垄断行业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协整理论

      2011, 30(1):112-115.

      摘要 (6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1990—2008年我国垄断行业收入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Engle-Granger检验以及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能源、交通相关的垄断行业的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能源相关的垄断行业的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与交通相关的垄断行业的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太显著;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

    • 行业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

      2011, 30(1):116-121.

      摘要 (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行业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具有一定影响;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在行业间并非普遍存在;同一行业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稳定性;相对于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更为显著。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社会政治资本分析——基于福建的调查

      2011, 30(1):122-127.

      摘要 (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社会政治资本的视角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造林农户基本为村庄的经济精英,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多元化的职业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关系。最后,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注重配套政策的针对性、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组织以及增强农户社会政治资本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