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8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宏观技术经济
    • 浙江省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

      2019, 38(10).

      摘要 (1158) HTML (0) PDF 2.16 M (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推进ICT产业创新发展是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领域两方面定量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呈核心—边缘化结构,具有二步式螺旋式上升的演化特征;网络密度对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浙江省ICT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 谁会更慈善?基于竞争战略与企业慈善行为的研究

      2019, 38(10).

      摘要 (596) HTML (0) PDF 1.73 M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企业竞争战略选择作为出发点,对不同企业的捐赠行为和动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保守型竞争战略定位的企业不同,进取型竞争战略定位的企业更倾向于慈善捐赠行为,幅度更明显。其中,企业违规次数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管理者的政治关联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由此可以部分说明进取型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有一定“伪善性”,或者是在谋求有利于企业的政治关联性。

    • 组织间学习与绿色创新:绿色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2019, 38(10).

      摘要 (937) HTML (0) PDF 20.87 M (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尽管组织间学习已经获得较多关注,但鲜有研究探讨它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从组织间关系和双元性理论视角,本研究提出了组织间的纵向利用式学习和横向探索式学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探究了两种组织间学习方式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并检验了绿色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基于20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纵向利用式学习和横向探索式学习都能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并且相比横向探索式学习,纵向利用式学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强。结果也表明绿色吸收能力在横向探索式学习与绿色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但它并不调节纵向利用式学习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本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组织间学习方法并探讨了它们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丰富并拓展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

    • >请选择...
    •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定量测度

      2019, 38(10).

      摘要 (834) HTML (0) PDF 1.70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城市群理论,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弱是决定城市能否连接为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2017年数据为背景,在综合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的“空吸”效应严重,资源要素向两市集聚,占据城市群绝对的核心位置;京津两市空间引力作用最大,远超群内其余城市,说明经济基础和空间距离是制约城市间联系紧密的关键要素;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外向型服务业发展良好,但是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弱;次级城市相对缺乏,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尚未形成良好的阶梯结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 >宏观技术经济
    • 非正规部门竞争、政治寻租与新创企业市场创新

      2019, 38(10).

      摘要 (769) HTML (0) PDF 1.20 M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市场创新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然而新兴经济体背景下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受到多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基于制度基础观,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对新创企业市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均对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政治寻租未强化非正规部门竞争对企业市场创新的正向影响;非正规竞争导致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并非引致新创企业进行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资金需求和躲避严苛繁琐的政府管制的需要是引诱企业参与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因此,政策制定者不必过分担忧非正规部门竞争对新创企业的负面影响,而应通过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消除非正规经济;要通过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消除企业寻租的动机。

    • >请选择...
    • 信息的中介抑或遮掩:企业家精神与公司估值——基于分析师跟踪视角

      2019, 38(10).

      摘要 (719) HTML (0) PDF 2.18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0—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估值的影响以及其中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估值,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从信号传递理论角度分析,发现分析师在企业家的经营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与企业估值之间发挥信息中介作用,而对战略决策精神与企业估值之间却起到了信息遮掩效应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利于企业家精神的积极性发挥,并加强分析师信息中介效应和缓解其遮掩效应。为民营上市公司企业如何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政策建议推进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和积极作用的发挥。

    • 企业战略行为的竞优分析方法研究

      2019, 38(10).

      摘要 (706) HTML (0) PDF 3.42 M (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与现代战略管理的价值理念,以竞优思想为指导,重新解释企业战略行为的特性与发生及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一种新的企业战略行为分析方法,最后对上市公司业绩数据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本研究,得到在竞优环境下企业战略行为的模式与价值创造机制、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其与企业或行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详细信息,以期丰富组织行为学与战略管理理论,解决在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

    • 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2019, 38(10).

      摘要 (961) HTML (0) PDF 903.96 K (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本文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

      2019, 38(10).

      摘要 (1056) HTML (0) PDF 963.97 K (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管理层能力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本文选取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以及管理层能力对其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管理层能力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管理层能力较高的公司,内部控制能更多的缓解融资约束程度。同时相比而言,在管理层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较显著。

    • >宏观技术经济
    • 成长型资源城市绿色转型研究

      2019, 38(10).

      摘要 (889) HTML (0) PDF 1.95 M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源型城市必须走绿色转型之路。绿色转型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路径选择是一个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向清洁、循环、低碳发展的递进过程,关键是选择在成长期主动转型,核心是优化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运用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方法对成长型资源城市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优化分析得出,煤炭产业绿色转型不能只追求项目规模和经济增速,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是煤炭产业绿色转型的最优路径,煤制气和煤制油是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最优路径。

    • >请选择...
    • 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

      2019, 38(10).

      摘要 (761) HTML (0) PDF 1.02 M (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学科技园是通过集聚大学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企业孵化、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支撑服务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2014-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整体平均效率较高,但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多数省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国家大学科技园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是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贡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发展建议。

    •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否提升了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

      2019, 38(10).

      摘要 (549) HTML (0) PDF 1.11 M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因产业集聚转型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整体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 家族所有权调节下的CEO薪酬与研发投资

      2019, 38(10).

      摘要 (521) HTML (0) PDF 1.05 M (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3~2018年期间379家中国A股技术密集型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家族所有权在研发投资和CEO薪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CEO薪酬与研发投资水平关联性较高;家族所有权比例较高的家族企业对CEO薪酬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具有更强的正向调节能力;低风险与高风险的家族企业在研发投资上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家族所有权在研发投资和CEO薪酬关系中具有调节的作用是基于信息优势和较长的投资期限,而并非风险规避。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的研发投资比非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投资效率、并可转化为更高的企业价值和增长率。

    • >宏观技术经济
    • 组织惯例构思的探索性开发:基于扎根理论方法

      2019, 38(10).

      摘要 (717) HTML (0) PDF 1.85 M (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从持续性变革视角出发,将组织变革视为组织惯例不断演化的动态学习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共选择了19家(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为对象进行访谈,其中包括5组焦点小组访谈。着重捕捉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成员行为模式、组织运作“游戏”规则以及员工集体共识的变化,旨在把握组织变革以及组织惯例的可能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所获取材料进行了分析,发现组织惯例的概念构思由三个维度构成:交互共识、内隐规范以及行动逻辑。

    • 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的区位选择与推广路径研究——基于7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2019, 38(10).

      摘要 (1907) HTML (0) PDF 1.99 M (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我国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城市为基本组,并选取35个外贸百强城市作为对照组,探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和试点推广路径。研究发现,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的区位选择不依赖于单个条件,而是由不同的前因条件组合所产生的结果;存在四条不同的路径导向综试区的设立,根据组态的核心条件可分为政策引导型和产业支撑型两种模式;其中,前者的核心条件为政府规模和外资参与度,表现为政府引导下的外资与人才联动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后者的核心条件为区域贸易集中度、电商发展基础和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节点作用下电商与服务联动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并结合实证结果,为我国综试区的建设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贸易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