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8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省际隐含碳排放空间与产业转移路径研究

      2019, 38(9).

      摘要 (1252) HTML (0) PDF 1.61 M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省区间细分行业的投入产出和碳排放数据,构建多边贸易视角下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分析中国省际隐含碳排放的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路径。结果表明:省际碳排放呈现出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向东南部经济发达省区转移的区域空间路径,地理临近效应和产业结构互补效应是转移主因;省际碳转移的产业路径大致沿产业链由欠发达地区上游产业向经济发达地区下游产业转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是碳转出的主要产业来源。

    • 师徒关系对徒弟创新行为影响研究——基于能量视角

      2019, 38(9).

      摘要 (751) HTML (0) PDF 1.34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从能量视角探究了师徒关系如何影响徒弟的创新行为,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师徒关系正向影响徒弟的创新行为;关系能量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负向调节师徒关系和关系能量对徒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解释师徒关系对徒弟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途径,从理论上丰富了师徒关系、创新和能量的相关研究,从实践上提出了促进员工采取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

    • 战略联盟伙伴搜索、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

      2019, 38(9).

      摘要 (779) HTML (0) PDF 1.47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战略联盟伙伴搜索打破了搜寻范围与知识结构对企业技术发展轨迹的束缚,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结合创新搜索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构建了战略联盟伙伴搜索、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战略联盟伙伴搜索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战略柔性对企业突破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战略柔性在战略联盟伙伴搜索和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 天然气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 38(9).

      摘要 (914) HTML (0) PDF 1.92 M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天然气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时代”,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天然气产业链涉及上游勘探开发、中游运输储存、下游销售利用,协调一致是产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基于此,构建基于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技术创新支撑与管理创新保障的天然气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以资源、管网、市场高度集中的川渝地区为例分析模式实践应用,在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安全保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和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从而提出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思考:发挥央企职能,在坚持市场化改革基本方向前提下,资源与市场重合区域实行一体化运营是最佳选择,有助于降低全产业链供应成本、对加快页岩气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 基于客户需求的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发展路径探究

      2019, 38(9).

      摘要 (864) HTML (0) PDF 2.05 M (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考察客户对高校智库知识服务的需求,可以帮助高校智库针对性地提供知识服务,促进其创新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回顾构建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研究框架;依据该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客户需求特点,并建立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客户需求视角提出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的发展路径是:建立综合性研究人才库提供前瞻性政策研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便捷亲民的决策咨询服务,汇聚行业领域知名专家扩大智库服务影响力。

    • 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2019, 38(9).

      摘要 (1038) HTML (0) PDF 1.28 M (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产业集聚的观点,以创意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园区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政策配置的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创新要素对创新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创新要素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个人成长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2)创新要素中的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维度和创新绩效直接显著,而个人能力通过创新环境中介作用影响创新产出;(3)政策配置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高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越大。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集聚,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社会网络结构,降低区域的创新阻力,进而提升文化创造力的集聚与外溢能力。

    • 中国式分权下的区域创新绩效研究 ——基于资源获取与资源配置视角的分析

      2019, 38(9).

      摘要 (914) HTML (0) PDF 1.50 M (1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财政自主权作为一种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组织可利用的财政资源,是地方政府取得良好区域创新绩效的来源;使用2007—2016年中国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财政分权异质性、创新绩效异质性、创新强度、内生性等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2)地方政府在运用支出自主权为获取良好的区域创新绩效时,存在“软约束”问题,即收入分权对支出分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作用但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转移支付的“公共池”效应与创新锁定效应。

    • 合作创新网络的异质性要素识别研究

      2019, 38(9).

      摘要 (1156) HTML (0) PDF 1.16 M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任何企业都不具备实现整个价值链中所有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创新所需资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网络组织实现资源的跨企业流动,如何识别并获取异质性资源,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量表。基于合作创新理论与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要素的理论研究,对国际上已有量表进行分析,开发出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量表。先参考已有研究选取20个题项测度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对458家企业开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再通过SPSS和AMOS等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包括三个关键异质性要素:技术多样性、伙伴异质性以及地理分散性。

    • 基于模糊多准则群决策的可持续项目选择模型

      2019, 38(9).

      摘要 (1012) HTML (0) PDF 1.16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应用于可持续项目的选择决策中。首先构建可持续项目选择框架,包括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以及战略联盟、组织准备和投资风险六个评价准则。由于该框架的准则权重很难通过一组决策者不一致的偏好而确定,所以,运用乘法偏好关系和模糊偏好关系收集决策者对准则权重的偏好,利用目标规划方法进行建模并确定各个准则的相对权重;然后用模糊TOPSIS方法评估投资机会的适合程度。TOPSIS方法是基于偏好比率的一种决策方法,其中偏好比率运用于模糊数排序和模糊距离测量,可以有效的计算出每个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模糊距离,从而根据距离判断其亲密系数,并最终应用于最佳方案的抉择。最后,以XXX投资集团的可持续投资项目选择问题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产业技术路线图后期应用与管理阶段的知识互动活动及其支持系统研究

      2019, 38(9).

      摘要 (710) HTML (0) PDF 2.27 M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产业技术路线图后期应用与管理阶段的知识互动活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知识互动活动发生所需的知识互动场景,即个体学习场景、群体面对面互动场景、群体网络互动与协作场景、产业社区传播场景。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开发了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平台,该平台具有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些功能模块为相应知识互动场景下的知识互动活动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

    • 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形成的驱动因素、形成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以国网辽宁电力为例

      2019, 38(9).

      摘要 (914) HTML (0) PDF 3.29 M (1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建设已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路径选择。本文通过对国网辽宁电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的案例研究,描摹了其联合攻关体现呈现出的五大特色,剖析了其形成的驱动因素及其形成过程,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形成机理框架,发现国网辽宁电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形成过程体现为以一种驱动因子为主导,其它因子次第赋能,在三种驱动因子以不断自我增强方式连续循环的作用机制下,进而驱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历时性地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最后提出了经验启示,本研究可以为焦点企业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 京津冀能源强度的空间特征及供给侧降耗路径研究

      2019, 38(9).

      摘要 (797) HTML (0) PDF 1.88 M (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1-2016年京津冀13个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京津冀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市域能源强度的局部空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存,且不稳定,使得京津冀能源强度在整体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要素、产业、制度等三个层面提炼能源强度的供给侧因素,并构建了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产权安排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政府调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员工-顾客认同、互动式替代学习与服务创新的机制研究

      2019, 38(9).

      摘要 (720) HTML (0) PDF 1.37 M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知识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服务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时的挑战更加艰巨,员工对知识与技术类操作性资源的应用能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以往的大多关注的是中观而非微观层面,员工-顾客认同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关注,注重个体间互动过程的互动式替代学习的研究也未曾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理论构建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微观路径,并通过对322个服务业企业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顾客认同对员工服务创新有正向影响,并可以通过员工的利用式互动替代学习、探索式替代学习影响服务创新;另外,随着员工对企业知识治理的感知程度的变化,员工-顾客认同与利用式互动替代学习、探索式替代学习的关系也随之变化。

    •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多科性医院医疗大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2019, 38(9).

      摘要 (809) HTML (0) PDF 1.25 M (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对多科性医院大数据治理水平的分析和评估,在数据管理成熟度模型和能力成熟度模型基础上,构建多科性医院大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将医院大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分为初始级、程序级、规范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五个等级,基于医院内部大数据治理特征,建立包括三级指标的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用客观赋权法及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和评价方法,量化评估两个三甲多科性医院大数据治理能力的成熟度。结果表明,两种赋权方法下两家医院的大数据治理能力水平均处于规范级,与两家医院大数据治理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未确知测度理论与信息熵权相结合,可以平衡指标测量主观性和评价结果稳定性,建立的模型能为多科性医院大数据治理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决策信息。

    • 制造企业衍生服务业务外包:研究评述与展望

      2019, 38(9).

      摘要 (929) HTML (0) PDF 1.66 M (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在考虑服务特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制造企业衍生服务业务的类型。然后,解析了制造企业选择将其服务业务外包的动因、影响因素和动态决策过程。最后,展望了未来可拓展研究的几个方向。研究发现:服务外包特征随制造企业主导逻辑的演变呈现差异化的特征;服务外包动因是降低服务提供成本与增加服务价值创造;服务提供商选择与关系治理、制造企业资源与能力、客户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以及产品与服务相关性影响着服务外包决策过程;制造企业只有制定合理的服务外包策略,并与承接外包的服务提供商制定面向价值共创的服务外包契约,才可确保服务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2019, 38(9).

      摘要 (1091) HTML (0) PDF 2.11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跨境电商是产业经济、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综合发展的新模式,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的突破口。推动企业开拓国外市场与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促进外贸良好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区位价值,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区位价值影响分析模型,以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样本,定量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区位价值的作用原理,最后揭示了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的形成机理,并提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开发利用的管理建议。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