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9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渐进式和跨越式技术进步的差异性分析——基于 R&D 经费投入和产品加工制造程度的比较研究

      2020, 39(11):1-9.

      摘要 (620) HTML (0) PDF 1.08 M (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技术进步有着渐进式和跨越式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由 R&D 经费投入和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深化引起的。理论分析重点是两种不同技术进步方式的驱动力量、差异化路径、增值效应及其影响程度。实证研究以全国投入产出调查中 6 个产业为对象,选取 R&D 经费投入、中间投入和新产品产值等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假设得到验证。本文研究认为,深化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推动跨越式技术进步,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要素配置比例持续优化,高效集约利用要素投入。延伸技术内涵促进技术进步发生跳跃升级,形成更大的技术进步空间。而增加 R&D 经费投入实现渐进式技术进步,放缓技术进步速度,难以保持着最优技术创新效率,出现一定程度耗散,其增值空间日益收窄。

    • 基于SURADF检验的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实证研究

      2020, 39(11):10-18+30.

      摘要 (504) HTML (0) PDF 1.05 M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区域、不同子类商品往往存在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结构特征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由于传统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无法克服数据之间固有的异质性和截面相关性问题从而导致检验功效偏低。本文使用面板数据SURADF方法,在中国不同类别商品通货膨胀存在相关性和数据异质性的前提之下,分全国、城市和农村三个地区分别对八大类商品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结构特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大类商品之间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与传统的检验方法相比,SURADF方法更够更加准确的表现出不同大类商品间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结构特征。并由此提出建议:央行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商品间不同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结构特征而制定出更加具有差异化的货币调控政策。

    • 省域高等院校研发人员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

      2020, 39(11):19-30.

      摘要 (468) HTML (0) PDF 1.11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中国2010-2016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校研发人员集聚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关系展开研究。通过省域高校研发人员区位熵来衡量其集聚水平;综合考量高校科技项目和经费、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科技获奖等方面,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协调发展系数和Sperp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高校研发人员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校研发人员集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存在不平衡性,集聚程度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具有一致性,呈现“东高西低”态势;高校研发人员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相关关系,但协调性总体偏低,研发人员集聚滞后和科技创新能力滞后的情况均存在,总体上看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下降趋势。在新的历史阶段应保障高校研发人员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合理有序的流动,加强区域高校合作,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研究为促进高校研发人员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高校智库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

      2020, 39(11):31-35.

      摘要 (511) HTML (0) PDF 1.03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这也成为高校智库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智库在服务政府决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运行体制机制发展滞后、研究成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制度环境支撑不足等问题。高校智库应在形成科学合理发展规划,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同发展、塑造品牌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与创新,为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协同的测度与推进研究

      2020, 39(11):36-43.

      摘要 (590) HTML (0) PDF 1.14 M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绿色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的协同机理,对中国省域层面两者的协同关系进行测度,并考察了区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接近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较低;多数省区在推动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未能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从而导致两大系统的协同度较低;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引领区”,而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东北和西南地区与“引领区”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接近关系。因此,有必要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区”的核心作用,通过逐层构建区际创新合作网络来增强省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 ICT效应下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 ---基于半参数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

      2020, 39(11):44-51.

      摘要 (498) HTML (0) PDF 1.18 M (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利用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偏导图探讨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传导效应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非线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及能耗强度受到彼此冲击后的响应较为明显;能耗强度具有自强化效应,空间溢出作用促进了周边省份经济发展,短期内不利于其外资引入,但长期却能提高外资利用。经济发展产生不可持续的自身累积效应,与单位产值能耗走在了“U”的上行区,但却对邻近区域产生了积极的正向溢出。外资长期利好效应凸显,发挥经济发展和能源节约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却抑制经济发展,强化能耗度,更无法发挥“示范”效应吸引更大规模的外资流入。ICT具有正向的节能、增产和引流效应,分别以倒V和V型形态推进,但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却没有任何影响作用。加速ICT应用,智能化和信息化商业、生产模式转型将有助于更少能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对农业总产值影响研究

      2020, 39(11):52-59.

      摘要 (378) HTML (0) PDF 1.12 M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定义了农产品价值链,提出了农业嵌入其他产业价值链的两种不同方式:代工嵌入和技术嵌入。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全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少剔除)农业代工嵌入指数与技术嵌入指数,按照不同嵌入指数相关系数,将30个省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带,分析不同的嵌入方式对不同地带农业总产值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代工嵌入指数显著正向影响东部、中部地带农业总产值,显著负向影响西部地带农业总产值;而技术嵌入指数对三个地带农业总产值均显著影响且为正,研究结果为提高农业总产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 创新驱动下城市产业生态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城市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

      2020, 39(11):60-69.

      摘要 (430) HTML (0) PDF 1.14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的产业增长方式将经历从资源和资本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过程。以创新为驱动力,延长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已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2-2017年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城市产业转型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创新驱动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并且城市的创新驱动水平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群的出现能有效加强城市创新驱动对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替换指标、邻接关系矩阵替换、分组检验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保持稳健。

    • 我国铁路运输业碳排放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9(11):70-76+86.

      摘要 (572) HTML (0) PDF 1.19 M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我国节能减排、绿色交通和交通强国背景下,本文以18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非期望产出DEA模型、Tobit模型以及Bootstrap模型,建立铁路碳排放效率的经济计量模型。模型以最大化铁路期望产出并最小化非期望产出为目标函数,依据线性规划方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碳排放效率表现出地区差异性,基尼系数从0.27下降到0.14,且这种差异性在逐年缩小,表明铁路产业总体碳排放效率呈现递增态势。2010年后,DEA有效的公司数量由3个增加到5个,分别是太原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铁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铁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兰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第二阶段的计量模型测算得到以下结论:在现阶段的综合交通网络中,高速铁路与民航和公路运输方式间的竞争效应大于其合作效应;高速铁路与碳排放效率呈现出倒“U”型,高速铁路有其最优规模区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铁路产业碳排放效率。

    • 金融支持、研发创新与出口复杂度——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分析

      2020, 39(11):77-86.

      摘要 (432) HTML (0) PDF 1.08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契合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了中国未来外贸交易的发展方向。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因素有许多,可是探讨金融支持和研发创新对出口复杂度影响的文献却不多。本文收集了从2008年到2018年期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支持和研发创新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支持、研发创新以及两者的交互变量均与出口复杂度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不同地区,金融支持和研发创新还是与出口复杂度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可是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金融支持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对出口复杂度产生间接影响,但是研发创新不可以通过金融支持对出口复杂度产生间接影响。

    • 技术进步路径转变下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分析

      2020, 39(11):87-96+105.

      摘要 (539) HTML (0) PDF 1.20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技术进步路径由技术引进转变至自主创新是否有助于提高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进步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引力模型,利用企业层面的海关工企数据与产品层面的UN Comtrade数据,实证考察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单纯的技术引进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并不显著,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自主创新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途径来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企业所有制、行业要素密集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出口目的国的影响。

    • 心理资本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隐性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

      2020, 39(11):97-105.

      摘要 (369) HTML (0) PDF 1.08 M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和知识创造理论,以243名企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抽样检验法,探讨了员工心理资本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了隐性知识获取在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获取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突破性创新绩效两者的关系,其中,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影响关系,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未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知识管理研究提供启示,并且为企业进行心理资本开发和实现突破性创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产品开发中企业引入消费者参与的时机决策:一个基于消费者偏好信号传递的分析

      2020, 39(11):106-117.

      摘要 (443) HTML (0) PDF 1.23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企业可以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引入消费者参与”的实践观察,本文构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研究“在何种条件下,企业选择产品开发前端(后端)引入消费者参与,从而激励消费者真实传递其偏好信息”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存在外生参数(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和参与净效用表征),使得前端和后端引入消费者参与均(或二者中只有一个)能够实现消费者真实传递其偏好信息的分离均衡;前端参与时,分离均衡要求企业通过新产品价格分担(攫取)消费者的负(正)参与净效用,而后端参与不需要这种分担(攫取)机制;在前端和后端参与均能实现消费者真实传递其偏好时,前者优于后者的条件是参与净效用为正。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效率——中国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为证据

      2020, 39(11):118-126.

      摘要 (505) HTML (0) PDF 1.12 M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2014-2018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实证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重公司非效率性投资;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投资活动中具有治理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过度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然而会计稳健性对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的作用不明显;会计稳健性是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一种谨慎反应,可以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公司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

    • CEO的金融背景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2020, 39(11):127-135.

      摘要 (417) HTML (0) PDF 1.03 M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CEO的个人特点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采用2008-2017年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研究样本,结果发现:金融背景的CEO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更熟悉金融领域操作规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投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采用DID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显著。进一步地,CEO的这种影响在更能够发挥CEO个人影响力的低盈利企业和非“北上广深”地区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结论佐证了“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中CEO个人特点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为今后企业是否聘任金融背景的CEO提供新的思考,金融背景的CEO虽然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为企业带了一定风险,但也能够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中发挥一定作用。

    • 包容型领导在创新领域的双刃剑效应——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的中介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

      2020, 39(11):136-146.

      摘要 (476) HTML (0) PDF 1.18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索了包容型领导对创新的双刃剑效应。以375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研究发现:包容型领导正向影响对创新有利的越轨创新行为、对创新不利的知识隐藏行为;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中介了包容型领导对越轨创新、知识隐藏的影响效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了包容型领导通过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对越轨创新的影响,但没有调节包容型领导通过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对知识隐藏的影响。

    •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个体内在视角

      2020, 39(11):147-153.

      摘要 (531) HTML (0) PDF 1.08 M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从员工个体内在视角出发,以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以主动型人格为调节变量,探究了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309位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数据,结果表明:服务型领导可以正向预测员工的创新行为;工作繁荣部分中介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工作繁荣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经检验主动性人格调节工作繁荣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组织内人际信任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基于元分析的证据

      2020, 39(11):154-164+174.

      摘要 (382) HTML (0) PDF 1.16 M (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元分析方法收集56项人际信任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独立实证研究样本(17482个个体样本)进行再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信任能有效激发员工创造力,人际信任与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中等强度的正向关系(r=0.34);感知到领导信任、同事间相互信任较信任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都大;当数据来源于同一个体时,得到的人际信任对员工创造力影响水平更高;人际信任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在新生代员工群体中较年长员工群体显著;东方文化背景下人际信任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强度要高于西方文化背景;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中,人际信任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要大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 民营企业高管政治激励与社会责任“迎合”行为研究

      2020, 39(11):165-174.

      摘要 (366) HTML (0) PDF 1.05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整体水平较低,并存在“两极合流”的现象。本文以高管政治身份为研究切入点,分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迎合”行为。研究发现:①高管政治身份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但同时并未显著抑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不足。证实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存在“迎合倾向”,是一项“象征性”或“策略性”行为,回答了“两极合流”现象的成因。②薪酬差距激励会削弱高管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薪酬激励对高管政治身份的“政府干预”倾向具有治理效应。③高管过度自信则在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上述研究揭示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良性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地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2020, 39(11):175-182+191.

      摘要 (422) HTML (0) PDF 1.07 M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广大教师的职业追求,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设计科学合理的科研产出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双方的共赢。在分析影响教师科研产出关键因素基础上,探索教师科研绩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高校教师围绕学科建设主动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更多的学术成果。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建构激励模型得出教师努力水平不可观测时的最优激励合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的最佳收益与初始工资水平、平台环境、激励水平、产出效率存在正向影响;而与从事科研工作的努力成本系数存在负向影响。(2)高校的最佳收益与平台环境、单位产出收益存在正向影响;与教师初始工资水平存在负向影响。

    • 参与产学研合作对科研人员国际和国内论文发表的影响——区域边界和院校层次的调节作用

      2020, 39(11):183-191.

      摘要 (461) HTML (0) PDF 1.10 M (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文献对参与产学研互动是否会正向或负向影响科研人员的学术绩效尚未形成一致结论。本文搜集参加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的共3 524名科研人员的相关数据,考察参与学企人员流动形式的产学研互动对其学术绩效的影响,包括对国际和国内论文发表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学企人员流动对学术绩效既有正向促进作用,也有负向削弱效应。结果表明,参与计划对特派员国际论文发表的促进作用大于国内论文。参与后,特派员国际论文发表的增长速率有显著增加,而国内论文发表的增长速率却明显减低。且高层次院校科研人员参与学企人员流动比一般院校人员获得更高的国际论文产出。本地科研人员参与学企人员流动能够比区域外人员获得更高的国际论文产出。研究结论对平衡科研人员学术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活动的政府产学研政策、学研机构行政机制和企业管理策略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