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9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规模的门槛效应研究

      2020, 39(8):1-9.

      摘要 (887) HTML (0) PDF 1.17 M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能源消费和供给的重要性使得政府给予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更多关注和支持,能源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使得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呈现一定特殊性。以我国能源企业2013-2018年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指标为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动态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在评价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及企业规模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综合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而产出能力的表现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和能源企业的技术政策制定和创新投入决策提供参考。

    • >请选择...
    • 创业板上市公司海外技术并购的创新效应 ——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0, 39(8):10-20,34.

      摘要 (871) HTML (0) PDF 1.22 M (1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海外技术并购动机-海外技术并购行为-海外技术并购绩效”为研究框架,运用PSM-DID模型探究海外技术并购、技术知识相似与创新绩效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① 收购方的创新能力对企业做出海外技术并购决策有正向显著的影响。② 技术知识相似程度对企业做出海外技术并购决策有正向显著的影响。③ 海外技术并购对收购方的创新有正向显著的影响。④ 并购双方的技术知识相似程度越高,海外技术并购对收购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对收购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长远的发展决策,降低海外技术并购后技术整合失败的风险。

    • 财政分权与市场整合对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2020, 39(8):21-34.

      摘要 (610) HTML (0) PDF 1.25 M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BM-DEA模型测算中国30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而剔除)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随后,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与市场整合在不同分位点处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时(0.1~0.3分位点处),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6402~-0.1998);而随着分位点提升(0.4~0.9分位点处),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将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0.2301~0.7150);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率的影响随着分位点提高大致呈倒“U”型变化趋势。第二,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市场整合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的贡献趋于平稳,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率的正向促进则逐渐减弱。第三,财政分权与市场整合的共同作用在低分位点处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增长率具有负向影响(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0294~-0.0088;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率的影响系数为-0.2635~-0.2838),在高分位点处则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0042~0.0540;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率的影响系数为0.2004~1.1496)。

    • 管理者亲社会行为对越轨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调节焦点与工作自主性的作用

      2020, 39(8):35-42,103.

      摘要 (768) HTML (0) PDF 1.23 M (1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越轨创新是一种基于员工主动工作行为的创新方式,受组织制度和管理风格的约束。管理者亲社会行为能够营造出宽泛自主的工作氛围,有利于知识员工突破时间、资源等桎梏,最终取得突破性组织绩效。以高技术企业为例,构建以管理者亲社会行为为自变量、越轨创新为因变量、调节焦点为中介变量和工作自主性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应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作用路径。实验结果表明,管理者亲社会行为对越轨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调节焦点在管理者亲社会行为与越轨创新之间起正向中介中用,工作自主性对管理者亲社会行为与越轨创新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中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来自CSSCI的数据源

      2020, 39(8):43-50.

      摘要 (623) HTML (0) PDF 2.06 M (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基于CSSCI(2003—2019年)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V软件梳理国内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热点包括“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范式”“协同创新”“耦合”,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状态;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创新生态系统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型创意产业的作用;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方法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多维度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 城市紧凑度与区域创新能力 ——以江苏省为例

      2020, 39(8):51-58.

      摘要 (803) HTML (0) PDF 1.22 M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成为影响城市长远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创新能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表现,也日益成为城市向前发展的重要推手。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从理论机制层面分析城市紧凑度与创新能力之间是如何发生作用的,然后构建衡量城市紧凑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极值熵值法对江苏省各城市的城市紧凑度进行测度,最后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对城市紧凑度与创新能力发生作用的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紧凑度对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城市紧凑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增加。因此政府应该采用紧凑型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紧凑度进而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 城市行政级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0, 39(8):59-69.

      摘要 (707) HTML (0) PDF 1.15 M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更有助于创新”一直以来是学界和政界均高度关注的城市发展焦点问题。基于文献梳理提出了城市行政级别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假说,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和城市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行政级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 ①企业创新绩效与其所在的城市行政级别高度相关,平均而言,位于城市市辖区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位于县城城区和乡镇的企业分别高出约29.67%和34.37%,但是位于县城与乡镇的企业创新不存在统计差异;②城市行政级别的创新效应非常显著,整体上随着城市等级提升而增强;③资源配置能力与集聚效应可能是行政级别较高地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

    • STEM 教育理念引入市场营销学教学后的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基于3年教学调查数据的双重倍差法分析

      2020, 39(8):70-76.

      摘要 (666) HTML (0) PDF 1.18 M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于一体的STEM教育理念是否能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以STEM教育理念引入市场营销课程为研究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其融合机制与实现形式,设计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模式,并利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的3年调查数据,运用能够消除政策内生性的双重倍差法,实证检验了STEM教育理念引入后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STEM教育理念引入课程能够显著提升学习优秀率0.23个百分点。这一结论对于大二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但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当加快STEM教育理念引入课程教学的建设进程,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此保证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效果。

    • 我国城市创业成本指数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2020, 39(8):77-84.

      摘要 (723) HTML (0) PDF 1.10 M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业成本是影响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关于城市创业成本的量化研究却很少。本文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个方面将创业成本划分为生活成本、环境成本、融资成本、运营成本、研发成本和失败成本六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创业成本指数,选取了我国创业活动较为活跃的10个城市进行了2012-2016年创业成本指数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个样本城市中,深圳的创业成本一直居于较高水平,北京、上海近五年创业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长沙、成都的创业成本呈下降趋势,重庆的创业成本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创业成本中的显性成本相对较高,但隐性成本则相对较低。

    • >请选择...
    • 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2020, 39(8):85-94.

      摘要 (869) HTML (0) PDF 1.25 M (10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分省份面板数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和工业机器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工业机器人显著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有显著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进一步考虑比较优势,发现高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工业机器人发挥经济增长效应。从地区异质性角度看,东部地区遵循比较优势,机器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但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都存在违背比较优势的情况,抑制了工业机器人的经济效应;最后,进行影响机制检验时,发现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中介效应尚未形成。

    • 国际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世界平衡性网络演化

      2020, 39(8):95-103.

      摘要 (550) HTML (0) PDF 5.11 M (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和转移对世界经济平衡性演化结构的重塑产生重要作用。基于WIOD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对国际经济网络的特征进行探索,引入熵值指标和借鉴最优分割理论对国际经济网络演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经济网络联系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以2001年作为转折点,世界经济空间网络由南北两个极端的格局逐渐向有序、平衡的发展阶段迈进,其中,中国对世界网络平衡性演化的影响在逐步加强。

    • 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0, 39(8):104-113.

      摘要 (599) HTML (0) PDF 1.30 M (1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收录的1990-2019年710篇企业孵化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通过文献的时空分布,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等了解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的概况、知识基础和研究热点。结果显示,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发文量在近3年出现爆发式增长;知识基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和发展研究,对企业孵化器绩效的评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企业孵化器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孵化网络与资源流动,孵化器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并提出对企业孵化器研究的未来展望。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历水平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2020, 39(8):114-118.

      摘要 (1615) HTML (0) PDF 1.06 M (1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稳增长、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对于涉及消费者主观认知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学历水平将成为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本文基于2016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OLS与2SLS方法重点分析了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户主学历水平提高显著增加了家庭旅游消费,家庭现金及存款、净资产、收入增加将显著提高家庭旅游消费,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增加将显著降低家庭旅游消费;相比于低收入组家庭,高收入组家庭户主学历水平、家庭年纯收入提高都将更大程度的促进旅游消费支出;相比于户主年龄为30岁以下的家庭,户主年龄为30~39岁以及60岁以上的家庭旅游消费更高。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 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和风险的影响效应 ——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2020, 39(8):119-129.

      摘要 (957) HTML (0) PDF 1.20 M (1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及第三方企业社会责任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公司绩效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与风险负相关;(2)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绩效和风险的积极效应更显著;(3)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效减轻财务风险和违约风险;(4)社会责任履行表现的评价越高,公司股票市场表现更好,但现有融券卖空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无反应。

    • >请选择...
    • 基于扎根理论的品牌记忆结构维度的实证研究

      2020, 39(8):130-142.

      摘要 (929) HTML (0) PDF 1.16 M (1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我国产品伤害危机事件不断发生,消费者对于国产产品的品牌记忆连续被伤害,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购买选择行为,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产品的品牌记忆是解决我国企业目前困境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现有研究没有揭示品牌记忆的内涵与结构维度,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归纳出品牌记忆的概念和结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开发出品牌记忆结构维度的测量量表。研究表明,品牌记忆由效应性记忆、价值性记忆、情感性记忆和象征性记忆四个维度构成。同时也验证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最后,阐述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研究局限,以帮助企业提供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记忆重塑的方案和思路。

    • 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职业认同与员工导向组织文化的作用

      2020, 39(8):143-151.

      摘要 (643) HTML (0) PDF 1.20 M (1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20份产业工人数据,并用SPSS 22.0和AMO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和职业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其工作投入,产业工人职业认同部分中介其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员工导向组织文化在产业工人职业认同影响其工作投入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启示,为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 多层级视角下能源低碳转型因素组态研究— 基于我国30个省域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020, 39(8):152-160.

      摘要 (570) HTML (0) PDF 1.20 M (1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论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从集合思想和组态思维角度,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分析框架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相结合,基于我国能源系统发展实际,研究提炼出包括景观层、体制层和利基层三个层级的七个前因条件。进而,以能源低碳转型为结果要素,以我国30个省域为案例对象,采用fsQC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提炼出了影响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多元化因素组态,并基于南北区域差异,构建了多种能源低碳转型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MRO线上销售联盟及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2020, 39(8):161-167.

      摘要 (603) HTML (0) PDF 1.17 M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制造企业、网络平台和中间商作为工业品线上销售模式的构成主体,对其不同组合形成的三类销售联盟:单方联盟、两方联盟和三方联盟进行分析描述。运用Shapley值法及考虑实际收益权重的改进方法计算MRO线上销售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三方联盟的附加收益大于等于任意两方联盟附加收益之和的一半,即可保证三方联盟中各方收益都达到最大值;任意两方联盟的附加收益增加都会使得第三方成员的边际收益减少。且基于实际责任、风险、成本及损失权益四个综合因素的变权计算方法,可使得线上销售联盟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加有利于工业品领域线上销售发展。

    • 基于Moran过程的PPP项目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演化动态

      2020, 39(8):168-173.

      摘要 (681) HTML (0) PDF 1.27 M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PPP项目中,由于政府部门和承包商的目标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在其全寿命周期过程中,承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屡见不鲜。本文基于随机演化博弈理论,建构基于Moran过程的博弈模型,旨在探讨推动PPP项目承包商不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策略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承包商数目不断扩大,通过降低承包商之间的举报成本,增大惩处力度,可使降低机会主义行为发生概率的效果显著。进一步,借助数值算例,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航空物流关联程度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2020, 39(8):174-182,190.

      摘要 (760) HTML (0) PDF 1.27 M (1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多指标数据,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承载城市间的航空物流空间关联程度、关联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承载城市间呈现出“东密西疏,东强西弱”的空间关联格局;航空物流关联网络的密度较高,“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显著,“多中心驱动”态势正逐渐形成,但空间结构不太稳定;网络的“轴辐式”层级结构不明显,“桥梁”城市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大致形成了四类不同职能的凝聚子群,各子群间的派系林立程度非常小,子群结构及梯度协作关系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交通通达性等因素共同驱动着关联网络的优化重组。

    • 我国乳品产业链利益配比的风险系数修正模型研究

      2020, 39(8):183-190.

      摘要 (547) HTML (0) PDF 1.15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乳品产业链较长,包括原料生产、乳品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如果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严重不合理则会增加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基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出发点,研究我国乳品产业链各环节合理的利益配比,为乳品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首先采用模糊物元法及熵权法对我国乳品产业各环节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风险系数;其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各环节对应利益主体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的失衡现状;在此基础上将风险系数作为风险承担因子,利用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计算得到风险系数修正的利益分配方案;最后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以促使产业形成均衡的风险利益配比,从而降低乳品产业链风险。

    • 户籍门槛、流动性差异与地区收入差距

      2020, 39(8):191-200.

      摘要 (615) HTML (0) PDF 1.29 M (1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按学历、技能设置的落户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不同人力资本禀赋劳动力的流动性差异,这种流动性差异深刻的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区域间分布和现代部门产业的空间格局,从而为解释地区收入差距的形成与扩大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户籍门槛变量引入新经济地理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在不同水平的户籍门槛、贸易成本、人力资本份额下,不同技能劳动力的空间选择及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与供给效应的彼此强化使得低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劳动力在同一区域聚集,但因技能而设置的户籍门槛作为分散力阻碍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空间聚集过程。伴随区域一体化推进,贸易成本不断降低,高技能劳动力将在发达地区高度集聚,而如果户籍门槛保持不变,低技能劳动力将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区域。高技能劳动力的地理集中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降低贸易成本能够有效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降低户籍门槛或提高人力资本份额均使地区差距变得更大。本文进一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劳动力回流现象、人力资本的迁移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和发散趋势,发现经验数据与理论命题的结论基本相符。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