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9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对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影响研究

      2020, 39(9):1-10.

      摘要 (911) HTML (0) PDF 1.09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利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51家企业自2009年至2015年发明专利数据,并结合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所有权属性,将合作伙伴划分为学研合作伙伴和其他企业两种类型,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实证检验技术知识基础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度与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与不合作相比,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正向促进企业与其他组织(包含学研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而企业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的提升,有利地促进了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 基于随机森林的第三方支付违规风险预警研究

      2020, 39(9):11-21.

      摘要 (708) HTML (0) PDF 1.18 M (8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立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给出基于随机森林的违规风险预警机制并讨论具体实施。首先,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合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出风险预警机制。然后,以已获支付牌照的271家企业为样本,验证所提出的违规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通过对比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判定结果,发现随机森林显著降低了一类错误率和二类错误率,模型正确预测率高达99.01%。最后,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变量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应用措施及相应的风险监管建议。

    • 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的“互联网+回收”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2020, 39(9):22-30.

      摘要 (626) HTML (0) PDF 1.14 M (1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修改后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任务技术匹配度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及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的结果表明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一致时,高度匹配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低度匹配;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不一致时,匹配过度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匹配不足;心理距离在任务技术匹配度与价值共创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该研究丰富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理论成果,对促进电子废弃物规范化回收有一定启发意义。

    • 考虑车位异质性的共享停车平台最优分配机制研究

      2020, 39(9):31-43.

      摘要 (559) HTML (0) PDF 1.35 M (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大中城市面临停车难的困境,车位共享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基于共享车位的异质性导致顾客体验存在差异的问题,构建了跨区域分配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证明了车位最优分配机制满足的基本原则,并设计了近似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近似算法解的有效性以及相关参数的灵敏性。结果表明,车位异质性对车位分配决策存在显著影响;在车位异质的情况下,采用跨区域分配将有效的提高共享平台的收益及车位利用率,但当异质性较强时,平台将不愿意采用跨区域分配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共享车位的分配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 全渠道供应链协同要素关系模型实证研究

      2020, 39(9):44-50,81.

      摘要 (575) HTML (0) PDF 1.12 M (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零售要求全渠道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供应链协同有助于全渠道供应链一体化的实现。了解协同要素间关系有利于协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实现全渠道供应链协同的基础。在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和分层回归的方法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正相关,分为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两部分。(2)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的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均正相关。(3)信息共享在收益共享与财务收益、收益共享与运营收益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4)契约精神在收益共享与信息共享关系中起调节作用。(5)契约精神在信息共享与财务收益的关系中没有调节作用,在信息共享与运营收益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

    • 碳交易及补贴机制下供应链差别定价研究

      2020, 39(9):51-60.

      摘要 (681) HTML (0) PDF 0.00 Byte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碳交易机制、补贴机制以及碳交易及补贴机制下,一个二级供应链中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竞争的差别定价策略,通过求解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单一的补贴政策并不能激励制造商进行节能减排,应与碳交易机制结合使用,其节能减排效果优于单一的碳交易机制。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分析验证了碳交易及补贴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碳交易价格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普通产品的零售价批发价均升高,低碳产品的价格均下降,普通产品的销量下降,低碳产品销量上升,碳排放总量下降;随着低碳补贴的增加,普通产品的零售价,低碳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均降低,普通产品的销量下降,低碳产品的销量上升,其中低碳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对低碳补贴的反应更加敏感,使碳排放量降低的同时还提高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 “互联网+”、要素配置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0, 39(9):61-72.

      摘要 (833) HTML (0) PDF 1.16 M (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互联网打破了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约束,优化了要素配置,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互联网+制造”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在以研发投入、新产品销售比重以及销售利润率等三个维度表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实证检验中,研究发现:互联网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通过改善制造业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与制造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各环节融合均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互联网+研发”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最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推动“互联网+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吗——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0, 39(9):73-81.

      摘要 (601) HTML (0) PDF 1.12 M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1—2018年全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少剔除)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加速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等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该影响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 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自桂林阳朔县的经验证据

      2020, 39(9):82-88,100.

      摘要 (622) HTML (0) PDF 0.00 Byte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旅游业可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也要依靠一定程度的经济作为基础支撑,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协调问题。以阳朔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分析的方法对2004年至2018年阳朔县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关系和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和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经济的短期波动受旅游产业的短期波动以及误差修正项的影响;旅游产业和经济在观测期间由轻度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的状态。

    • 技术创新扩散动力机制及测度研究

      2020, 39(9):89-100.

      摘要 (657) HTML (0) PDF 1.28 M (1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扩散传播和驱动的双重视角下研究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首先,围绕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基于技术创新扩散方式的视角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传播机制,并应用Bass模型对其传播机制进行测度;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和创新中介基于技术创新扩散驱动要素的视角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的驱动机制,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驱动机制进行测度。其次,运用2001-2018年中国五类城市(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ICT数据对其创新扩散传播机制和驱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Bass模型能够有效测度五类城市ICT创新扩散的传播机制,且五类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动态SAR模型能够更全面测度五类城市ICT创新扩散驱动机制,时间、空间和时空滞后效应驱动显著,同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视角测度并分析了对五类城市的驱动效果,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 FDI与区域CO2排放关系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态门槛效应

      2020, 39(9):101-109.

      摘要 (558) HTML (0) PDF 1.29 M (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国直接投资(FDI)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为了分析FDI对CO2 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6 年省际面板数据,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利用GMM方法构建了FDI对不同地区CO2排放影响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东北地区FDI对CO2排放具有双门槛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最优区间为(8.8939,,10.4714),华北地区不存在门槛效应。东部沿海、东南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北和西南六个区域存在单门槛效应。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于门槛值为最优区间,而其他五个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低于门槛值为降低碳排放的最优区间。各地区应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外国直接投资负面清单,并通过金融优惠、构建技术共享平台等方式降低碳排放水平。

    • 中国矿业能源生态效率差异及动态演进

      2020, 39(9):110-118.

      摘要 (728) HTML (0) PDF 1.25 M (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中国矿业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SBM窗口分析法测算我国采矿业的静态能源生态效率,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我国采矿业能源生态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采矿业整体能源生态效率水平偏低,离最优生产前沿还有47.3%的改进空间,6个分行业差异显著。矿业投入的冗余率较高。②矿业整体能源生态效率年均增长8%,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别增长-2%和11%。6个分行业的能源生态效率都在上升,但程度不同,在驱动效率提升方面也各有差异。

    • 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评价

      2020, 39(9):119-125.

      摘要 (621) HTML (0) PDF 1.26 M (1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色创新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实现我国工业的绿色转型。本文采用面板时变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2013—2017年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创新效率呈现出时变特征,整体随时间变化而不断优化;分地区看,各省份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管理责任的相机决策;分区域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一定的创新差距,但呈现出收敛趋势。

    •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2020, 39(9):126-134.

      摘要 (588) HTML (0) PDF 1.15 M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构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2010—2017 年间新疆各城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有 关面板数据,进行多层次因子分析,探究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新疆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特区域、 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 年间,新疆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 势,其中生产基础条件水平不断上升,人均规模化水平发展平稳,市场化水平明显下降,产出绩效水平波动较大。本文的政策 启示是,充分考虑新疆的实际情况,加大农业生产科研投入,稳定特色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 从而将独特农业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 基于 DEA 模型和 Malmquist指数的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2020, 39(9):135-143.

      摘要 (576) HTML (0) PDF 1.12 M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农业投入、产出视角,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层面入手,利用 DEA 模型对 2004—2017 年吉林省及 2017 年吉林省 9 个地 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采用投影分析和 Malmquist 指数对吉林省的农业生产水平进行评价研究,以此测算吉林省及其 9 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吉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在纵向层面,2004—2017 年吉林省整体农业 生产效率较高,较多年份达到 DEA 有效,但仍有提升空间,动态观测表明,全省技术进步率较低,制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 横向层面,2017 年吉林省 9 个地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整体较高,但区域差距明显;总体来看,DEA 无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区差异 大、技术和规模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通过投影分析发现,各地市在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事务支出投入中都存在 不同程度的冗余量,投入资源未曾有效利用,存在浪费情况。为此,政府应实施全面性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战略、差异性的农业 生产区域化策略和统筹性的农业生产高效化策略。

    • 领导亲和型幽默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上下级关系和角色宽度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作用

      2020, 39(9):144-152,180.

      摘要 (1195) HTML (0) PDF 1.18 M (1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领导亲和型幽默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构建员工越轨创新的“情景-认知-动机-行为”整合模型,研究上下级关系和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在两者之间发挥的单独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针对中国本土8家企业的316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MPLUS等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样本数据检验,结果表明:领导亲和型幽默对员工越轨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和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在两者之间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且领导亲和型幽默能够通过上下级关系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的连续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员工越轨创新。

    • 领导冲突管理风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团队积极情绪氛围的中介作用

      2020, 39(9):153-161.

      摘要 (854) HTML (0) PDF 1.14 M (1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从情绪视角出发,探究了领导冲突管理风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构建了三种典型冲突管理风格、团队积极情绪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运用来自于107个团队领导与成员的配对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领导合作型冲突管理风格显著正向影响团队积极情绪氛围,团队积极情绪氛围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团队积极情绪氛围在领导合作型冲突管理风格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 非对称技术联盟小企业资源依赖对伙伴选择与双重价值占有影响

      2020, 39(9):162-169.

      摘要 (528) HTML (0) PDF 1.15 M (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生存的关键在于控制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小企业如何控制核心企业的关键资源和关系在理论界缺少深入研究,建立互惠互利的非对称联盟似乎成为有效途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水环境治理行业185家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提出并验证非对称技术联盟小企业资源依赖对伙伴选择和双重价值占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小企业基于资源依赖可以通过市场导向和关系导向伙伴选择实现双重价值占有;关系导向伙伴选择对市场导向伙伴选择和双重价值占有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 创新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2020, 39(9):170-180.

      摘要 (473) HTML (0) PDF 1.14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着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率水平,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政策组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研发补贴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均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表现为研发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扶持力度越大,企业研发投入越多;第二,研发补贴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上是互补的,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度越强的地区,研发补贴的增加越有利于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更为明显。因此,选择适宜的创新政策组合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推动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创新资金投入结构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2020, 39(9):181-188.

      摘要 (483) HTML (0) PDF 1.08 M (6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学界研究的不足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路径,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模型。进一步运用中国2009一2016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非线性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的最佳结构为1.79:1。当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在1.79以下时,其对创新效率的边际影响为0.680;跨越1.79后,边际影响下降为0.380。进一步归因分析发现,由于受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政府支持强度和出口强度的约束,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才呈非线性特征。由此提出了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结构,提高创新效率的政策启示。

    • 企业主导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创意产出的动态关联研究

      2020, 39(9):189-195.

      摘要 (486) HTML (0) PDF 1.09 M (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用户视角研究企业主导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创意产出的动态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实证检验新产品创意产出不同阶段用户参与的变化。以12个社区共2400名用户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伴随创意产出数量的阶段提升,用户参与广度和深度都逐渐提高;伴随创意产出质量的阶段提升,用户参与深度逐渐提高,而用户参与广度只在创意产出质量后半阶段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对我国消费电子企业动态采取措施引导用户参与创新有一定指导意义。

    • 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法律环境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0, 39(9):196-206.

      摘要 (579) HTML (0) PDF 1.15 M (1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信息经济学,探究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法律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与企业价值间的调节机制。以2012—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次,弱法律环境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强法律环境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研究还发现企业异质性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环境压力、制造企业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与企业绩效

      2020, 39(9):207-215.

      摘要 (420) HTML (0) PDF 1.05 M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造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压力驱动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关于在强环境压力下,制造企业究竟是应如何行动才能有助于其战略成功转型?过往研究重视不足。文章拟通过整合多重理论视角,系统地构建了以制造企业环境压力为主效应,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为传导机制,企业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表明:环境压力下的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成功转型与其嵌入知识密集服务网络以获取服务化战略转型资源而达到企业自身能力的构建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即通过知识密集型服务网络嵌入获取的互补性优势资源或能力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在制造企业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与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关系中起到调节影响作用。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