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4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成效研究*

      2021, 40(1):1-11.

      摘要 (736) HTML (0) PDF 1.06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动能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评估了2015-2018年全国、四大板块和省际经济发展新动能成长效果。研究发现:(1)中国新动能培育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加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和无形资本快速积累为新动能培育奠定基础,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显现成效,“新业态”喷涌式发展。然而,促进新动能成长的营商环境改善并不明显。(2)东部板块经济新动能成长效果显著,中西部新动能成长正在加快,但东北板块新动能成长仍在徘徊。(3)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引擎,但新疆、海南、甘肃、黑龙江等省份堪忧。

    • 基于模糊经济计算的引水工程投资决策研究

      2021, 40(1):12-19.

      摘要 (675) HTML (0) PDF 1.06 M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重要手段,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引水工程在建设以及运营期间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利用传统的投资决策模型无法充分考虑项目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经济计算的引水工程投资决策方法,在工程经济基本模糊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模糊经济计算的引水工程投资决策模型,利用模糊数充分描述项目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项目规避风险也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 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分析师关注的中介效应研究

      2021, 40(1):20-29.

      摘要 (987) HTML (0) PDF 1.05 M (1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检验,实证分析了高管激励、分析师关注和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股权激励都可以促进企业创新,高管激励力度越大,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越多;高管激励与分析师关注呈正相关关系,不论是薪酬激励还是股权激励,都会提高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分析师关注在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中介作用,高管激励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在控制了高管激励因素后,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仍然存在明显正效应。

    • 生物制药创新失败的挽救过程 ——偶然事件、社会资本与整合能力

      2021, 40(1):30-37.

      摘要 (614) HTML (0) PDF 1.01 M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多维度的数据来源构造案例,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发现,转化科学家是生物制药创新失败挽救的动力来源,挽救过程包括价值暴露、能力吸纳、路径转换和常规创新等四个主要阶段,在挽救过程中发挥关键推动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幸运的偶然事件、特定性社会资本和整合能力,创新主体对挽救过程具有权变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炼升华得到技术创新失败挽救的过程模型,并对企业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提出管理启示。

    • 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与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

      2021, 40(1):38-48.

      摘要 (624) HTML (0) PDF 1.01 M (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构建模拟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及社会福利动态影响的均衡模型,分析发现:短期内,机器人技术进步对低技能劳动者的薪酬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预科学家群体的薪酬与就业产生正面影响,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来看,机器人技术进步对所有劳动者的收益与福利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机器人技术进步会促进劳动者就业结构的转移,由低技能向高技能转移,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为了实现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需要政府进行适时干预,将技术进步的资本收益在不同劳动者群体中再分配以稳定就业与经济增长。为实现智能制造与就业稳定,政府应该稳步推进“机器换人”计划,不可一蹴而就。

    • 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供应链物流领域热点与前沿分析

      2021, 40(1):49-58.

      摘要 (655) HTML (0) PDF 1.38 M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促进“供应链物流”的理论发展,梳理近年来该领域国际学者的科研动态及发展趋势,从而为初学者明确“供应链物流”的形成阶段、发展脉络以及热点前沿提供指引和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供应链物流”为主题2009—2019年的文献,基于核心期刊、科研力量、作者及其研究领域、核心文献及关键词等角度,使用CiteSpaceV等软件进行可视化数据对比分析。结论如下:①“供应链物流”是一门学术交叉性与融合性较强的学科,研究对象多样化,交叉突现点多且可持续性强。②“供应链物流”领域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整体发展趋势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③“供应链物流”体系庞大且内容丰富,其中“供应链管理”、“物流设计”等是该领域热点所在。“可持续供应链”、“电子商务供应链”等成为近年来的学术前沿。同时,“数字供应链”、“区块链”等成为该领域新的突现方向。

    • 外派管理研究评述与展望

      2021, 40(1):59-69.

      摘要 (558) HTML (0) PDF 991.01 K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中外派管理面临复杂多样和难以持续的特性,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外派管理进行回顾并提出研究评述,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梳理外派管理的现状、动机,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最后提出外派管理未来研究方向,为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实现可持续的、高效循环的人才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和选择合理战略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也为中国政府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生态环境与中国OFDI企业“走下去” —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相结合的视角

      2021, 40(1):70-81.

      摘要 (629) HTML (0) PDF 1.09 M (1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也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金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中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面临能否“走下去”的困境。本文创新性的基于“制度基础观-资源基础观”视角,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体系,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东道国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机理,重点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内部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7年204家上市企业在30个沿线国家的投资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并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跨国并购和国有企业短期内“风险偏好”的特征得以证实。

    • 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开放度对外资引进的影响

      2021, 40(1):82-90.

      摘要 (514) HTML (0) PDF 1.06 M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开放力度的增大,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的流入国,但大量外资在进入我国后,如何提高外资的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2000—2018年的省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对国内的贸易开放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外资流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力度具有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二者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外资的引进。通过对上述三者间作用机制的探讨,发现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依赖于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及贸易开放度。

    • 数字货币反垄断问题研究

      2021, 40(1):91-98.

      摘要 (638) HTML (0) PDF 1.04 M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数字货币发展和竞争过程中潜在的反竞争行为与反垄断风险进行研究。基于货币信用的不同来源,首先将数字货币划分为加密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并将前者进一步划分为公链数字货币和联盟链数字货币。研究发现:对于公链数字货币,虽然其标榜“去中心化”的货币系统,但其内生的激励机制将导致算力集中,并进一步引发矿池共谋风险。对于联盟链数字货币,由于区块链一般由少量验证节点维护,节点之间较容易达成共谋,一些节点也可能通过搭售、限定交易等方式排挤其他数字货币和支付渠道。由于加密数字货币的矿池与验证节点分散于全球各地,一旦共谋产生,将为当前分散的反垄断执法体系带来极大挑战。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各国央行可能在技术架构、基础设施、接入技术和互连四个方面实施行政垄断。中国央行应在坚持技术中性的同时坚持竞争中性原则,以提升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力,促进中国数字货币行业健康发展。

    •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效应与协同机制

      2021, 40(1):99-106.

      摘要 (506) HTML (0) PDF 1.04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主体关系及优势,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生态系统内主体间关系的演化效应,构建熵变模型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演化的协同机制。结果表明:1.主体间关系为适度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演化时,系统群体与个体均衡产出较大;主体间关系为寄生共生演化时,系统群体与个体均衡产出较小。2.当边际协同熵等于边际协同负熵时,生态系统协同效率最大;系统持续稳定发展条件是:主体动态学习并从外部引入负熵流,抑制系统内部协同熵增。3.主体间的能力匹配是提高系统绩效的重要前提。

    • 供应链集中度、产权差异与盈余透明度

      2021, 40(1):107-117.

      摘要 (766) HTML (0) PDF 1.12 M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供应链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逐渐增强,使盈余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降低,最终导致盈余透明度降低。本文选用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两个解释变量作为供应链集中度的替代变量,以盈余激进度、盈余平滑度和透明度综合指数三个指标衡量盈余透明度,利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7年6104个供应商集中度的数据和7654个客户集中度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供应链集中度提高影响企业盈余透明度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结果发现:①就供应链整体来看,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虚增盈余和平滑盈余的动机较强,从而对盈余透明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其虚增盈余的动机要高于平滑盈余的动机;②具体来看,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虚增盈余和平滑盈余的动机较强,而客户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则更多的采用虚增盈余进行盈余管理;③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前2条结论仍然成立,但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还发现企业的盈余透明度并不受其规模大小的影响,而较高的经营风险则会增强管理层虚增盈余和平滑盈余的动机使企业的盈余透明度降低。

    •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退出还是升级?

      2021, 40(1):118-127.

      摘要 (602) HTML (0) PDF 1.05 M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Lawless建立的跨国企业与生产成本均衡模型,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TBT会迫使低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退出发起国市场,同时也会倒逼高生产率企业提高对发起国的出口产品质量。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TBT发起国中,美国设置的技术壁垒更高;不同所有制出口企业中,私营企业遭受TBT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研究结论明确了TBT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对于正确认识TBT的贸易效应以及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财政激励、投资战略与公司价值

      2021, 40(1):128-137.

      摘要 (573) HTML (0) PDF 1.04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政府规制理论、投资战略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以中国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财政激励、投资战略与公司价 值之间的路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高管薪酬激励在“财政激励→投资战略→公司价值”路径中的调节 作用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①财政激励能够同时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和规模投资,创新投资对公司价值具有创造作用,而规 模投资对公司价值具有毁损作用;②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能够增强财政激励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进而增强对企业价值的“创 造效应”;高管股权薪酬激励能够遏制财政激励对规模投资的促进作用,进而削弱对企业价值的毁损效应。

    • 双康事件溢出效应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及内因探究

      2021, 40(1):138-144.

      摘要 (564) HTML (0) PDF 1.00 M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双康”事件(康美药业和康得新)为契机,研究重大违规事件的溢出效应,利用事件同行业和同地区上市公司为实验样本进行检验,本文发现:(1)当公司发生了重大违规行为后,导致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会显著下降,而同地区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并不显著;(2)通过检验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本文验证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是造成行业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盈余质量越低的上市公司受到的波动越显著;(3)在分组检验的结果中,本文证明高股权集中度和国有所有权的上市公司受到违规事件的影响更加显著。由此,意味着投资者在面对负面市场消息时可能会以会计信息为依据进行投资决策。所以,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降低负面事件的波动。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