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3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2024, 43(9):1-17.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60106

      摘要 (230) HTML (0) PDF 1.46 M (4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数据开放会对经济绿色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探究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把握两者关系、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且该影响主要通过促进人才集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监管环境三条路径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中西部、高公众环保关注度及高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城市中更强。扩展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能够实现绿色创新“ 量质齐升” ;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质量提高能够强化其绿色创新效应。此外,该影响在微观企业层面也得到验证。研究结果为推动地方政府数据高质量开放与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为探索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策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

    • >高水平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
    • “放管服”改革、资源拼凑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

      2024, 43(9):18-31.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51615

      摘要 (89) HTML (0) PDF 1.24 M (4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放管服”改革是帮助企业减负松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学界在“放管服”改革如何影响企业持续创新方面缺乏研究探讨。本研究以国内441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及三个维度(简政放权、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皆对企业资源拼凑及企业持续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对企业持续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资源拼凑在“放管服”改革各维度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关系间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放管服”改革的影响效果在不同行业、不同年份及不同区域的企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凝练了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过程模型——制度创业视角下的扎根研究

      2024, 43(9):32-44.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62012

      摘要 (64) HTML (0) PDF 1.36 M (4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变革密切相关。从制度创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进行了重新界定,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组织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对外整合带动利益相关者,确立“创新枢纽”的身份定位,对内打造新制度模板,构建和诠释“创新复合体”的新型身份。两个过程相互支撑、动态协同,共同塑造了粘合科技与经济的新制度逻辑。该研究不仅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制度优势提供了溯源式、整体性的理论解释,还为建立健全现代院所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 数字化时代的熊彼特:企业家数字精神与技术扩散

      2024, 43(9):45-55.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62510

      摘要 (115) HTML (0) PDF 1022.20 K (4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熊彼特(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企业家精神以及技术扩散的理论框架,然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家精神和技术扩散又有新的表现和内涵。本文讨论了数字化时代企业家精神——数字精神——的基本经济内涵,并实证考察了以高管数字化意识为表征的企业家数字精神,如何促进企业的探索性、数字化的技术创新被社会更广泛的传播和吸收,这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内核动力。实证上,本文采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高管数字化意识对增强技术扩散社会距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较强的企业高管数字化精神能够显著促进技术扩散的社会距离,且在进行了多种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一方面,企业家数字化意识通过推进企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数字战略转型,从而推动了数字技术的扩散距离;另一方面,企业家数字化意识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调整偏向技术的劳动力结构、调整偏向技术的资本配置等渠道,促进了具有高知识宽度的专利创新,从而促进了具有广泛适用性技术的传播。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企业外部战略转型,共同促进技术扩散。本文结论为政府和企业加大高管数字化培训投入、企业外部战略转型和内部治理优化提供启示。

    • >产业技术经济
    • 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了吗?——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数据

      2024, 43(9):56-71.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52305

      摘要 (82) HTML (0) PDF 1.13 M (4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耕数据要素市场化沃土,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充分发挥金融供血机能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0-2021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有助于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同时这种影响在城市能级、金融韧性和商业信用环境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渠道,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竞争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可进一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2024, 43(9):72-84.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12314

      摘要 (175) HTML (0) PDF 1.08 M (4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我国银行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那么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如何?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银行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的严峻形势下,开展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银行营业成本、提高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和运营效率,进而提高其盈利能力。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呈现结构异质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对大规模银行盈利水平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大数据技术转型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大,紧接着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 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创新能力与行业集中度的上升均会削弱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驱动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其盈利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 >企业技术经济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

      2024, 43(9):85-94.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30412

      摘要 (105) HTML (0) PDF 1.05 M (4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发挥着关键作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通过激活制造业创新动力、提升品牌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制造业质量,还通过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完整、增强产业优势、推进产业链畅通来提高制造业安全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技术引领的产业安全保障模式、市场驱动的产业安全保障模式、技术引领的效率增强模式和市场驱动的效率优化模式。基于此,应大力发展关键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力、推进其与大企业融通发展。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从战略高度谋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政策支持精准度、加强基础研究技术供给、改善营商环境。

    • >技术经济管理
    •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研究:前沿探析、内在机理与未来展望

      2024, 43(9):95-108.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22112

      摘要 (72) HTML (0) PDF 1.19 M (4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一种赋能型数字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赋能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阐释,明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内涵、特征、要素和类型,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是对多元主体利用数智技术基于机会和资源互动生成价值的阐释,具有数智技术集成性、生成性和多主体性,包含数智化工业技术、数智化工业机会、数智化工业资源和数智化多元主体等要素;②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包含结构、场域、心理和资源赋能,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捕获”的价值逻辑;③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内在机理的IPO框架,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因素能够影响平台赋能过程进而产生积极和消极作用。本文从新的主题、新的视角、新的机制丰富和细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研究,为激活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效应提供决策依据,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 >技术经济评价
    • 环境信息规制、企业碳减排与地理溢出效应

      2024, 43(9):109-125.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51012

      摘要 (79) HTML (0) PDF 1.14 M (4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201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环境信息规制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息规制对企业碳减排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一方面,控排企业在被列为重点排污单位后会显著降低其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环境规制政策对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地理溢出效应,会使得周边20千米的非控排企业减少碳排放。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非国有、东部地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而言,政策的碳减排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该政策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为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环境信息规制工具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 工业智能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4, 43(9):126-140.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3081709

      摘要 (66) HTML (0) PDF 1.15 M (4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制造业的生产压力。 为了证明工业智能化能否解决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利用2011—2019 年沪深 A 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工业智能化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通过利用“WinGo 相似词数据库”完善工业智能化指标衡量范围,依然证实这一结论。 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增加企业出口需求三个机制渠道来促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在非国有企业、西部地区、非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影响更大。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