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
  • 分享:

为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做好“新质生产力”研究和传播工作,2024年3月24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共同组织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原部长吕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研究员,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专家张辉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研究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影响因素、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制约因素和主要短板等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开孟研究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监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李平研究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宏伟研究员参与研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检良出席会议。

image001.jpg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现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原部长吕薇研究员以通讯的方式阐述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吕薇研究员认为,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者要素是新形势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要打造新兴劳动者队伍,提高人才质量和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科研人才、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基于科学、技术、产业的内在联系,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及产业组织的发展形式、如何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刻画等进行探讨,认为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经济学的研究、产业组织形态的演变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image003.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发言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监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李平研究员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从理念到一系列内涵、方式方法形成了很大的体系。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原创性的贡献,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三个时代背景:一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根本性任务;二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一轮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革命新的特征、新的浪潮,对生产力带来新的变化,对生产力质的提升,要求我们要紧紧把握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加持赋能生产力三要素这个基本的理念和特征;三是产业的升级迭代,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要有引领性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同时,在这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进一步改革,坚持劳动者永远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核心,坚持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坚持落实到产业层面,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

image005.jpg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监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李平研究员发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研究员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实现路径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认识。王蕴研究员认为,首先,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体现更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以及生产力三要素之间更高水平的协同匹配;其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体现为高科技生产力、高效能生产力、高质量生产力;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要在培育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生产力诸要素协同匹配等四个方面共同发力。

image007.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研究员发言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从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特别是数据、算力、算法结合所形成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关键应是数字生产力。利用数字生产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要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新兴工业化双向互动,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

image009.png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专家张辉教授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生产要素的配置,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配合,以及产业的转化和融合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生产力在不同阶段的质态飞跃,在当前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生产力质态,强调新的生产要素配置,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需要产生新的组合与跃升。

image011.jpg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专家张辉教授发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研究员以种子代表创新,以土壤代表种子生长的要素,以果实代表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主体,以园丁代表人才,以阳光、空气等代表新型的生产关系,最后在市场上变现这一流程,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表征逻辑,认为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加精准地回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image013.jpg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研究员发言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开孟研究员就新质生产力与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阐释。

image015.jpg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开孟研究员发言并总结

李开孟理事长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土生土长源自于中国本土的发展经济学术语,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创新术语的提出,不仅对新时代重塑中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激发我国社会科学界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强大动力,坚守中国立场、彰显中国智慧、弘扬中国价值,形成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发展经济学思想体系。

从技术经济学的学科角度看,技术经济学就是用于研究如何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学。我国于40年前创立技术经济学,其任务就是基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判断,研究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什么样的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实践问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强调要重视科技创新,发挥科学技术在形成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所称“第一生产力”,本质上应该是体现时代要求,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这与当前所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极为类似。

技术经济学对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应用场景,在专业领域上呈现为经济学、管理学、绩效评价等三大支柱;在研究层次上体现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的特征;在具体产业领域的发展路径和实践策略方面,则具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和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领域。

最后,李开孟理事长指出,“新质生产力”术语在中国的诞生并被广为接受,使全国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深受鼓舞和启发,并强烈期待“技术经济学”能够和“新质生产力”术语一样,在中国社会各界受到充分重视。技术经济学将因“新质生产力”这一具有革命性创新意义的发展经济学新术语的推广应用,引来其大繁荣、大发展的崭新时代,成为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学科支撑力量,成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经济学体系建设的“国之大者”。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宏伟研究员主持了座谈会。

image017.jpg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宏伟研究员主持座谈会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刘萱研究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所副所长石磊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以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
2024年3月25日

发布日期:2024-03-27浏览次数: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喜报!《技术经济》继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